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中的主语和主题
本文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语法 主语 主题 出处:《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呼唤更加科学、简明、实用的教学语法体系。在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目前语法体系的弊病,并借鉴理论语法界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主张加强语义和语用的教学,提出把“主语”作为语义的、词组层面上的概念,并引入“主题”这一语用的、句子层面上的概念。文章进一步指出,应该坚持词组一句子双层面的教学语法体系。
[Abstract]:In 21th century,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alled for a more scientific, concise and practical teaching grammar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the theoretical grammar field, the autho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ubject" as a semantic and lexical level, and introduces the pragmatic concept of "subject". The article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teaching grammar system of phrase one sentence and two level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433
【基金】:复旦大学美国亚洲基督教青年基金
【分类号】:H195.1
【正文快照】: 1.1二十一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呼唤更科学、更完善、更实用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1995年4月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王还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这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最新的语法教学体系。由此上溯,1958年的《汉语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2 温晓虹;;主题突出与汉语存在句的习得[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2期
3 赵金铭;;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及其教学主旨[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3期
4 吴勇毅;;关于研究成果的借鉴与吸收[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2期
5 胡裕树 ,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6 蔺璜;汉语语法体系的嬗变[J];语文研究;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足云;“是……的”句式的比较与系统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王倩;从复合句零主语指代看汉英语言思维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王德寿;走向成熟和繁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我国(大陆)近20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刘颖;现代汉语中几种表示相同比较的句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严芳;;浅谈对外汉语中离合词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薛凤生;;动补结构否定形式小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杨帆;;范晓教授“三个平面”研究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董翠红;刘冬慧;;《论语》的焦点表达[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陆俭明;王黎;;开展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语法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施家炜;;国内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二十年[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高永欣;;西方语法流派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魏志成;;汉语句型系统的解构与重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罗琳;刘金凤;郭嘉伟;亢世勇;姜岚;;汉语文本蕴涵库的设想与实现[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9 李天舒;;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材语言点释义研究——以高级综合教材《博雅汉语·飞翔篇》、《发展汉语·高级》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佳;浅析《训世评话》中的兼语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巍;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睿;动宾式惯用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龚晶晶;“比N还N”格式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晓蕾;量词“颗”、“粒”、“枚”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思海;《醒世姻缘传》“被”字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宣予;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刁艳红;汉语句法语义歧义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国文;功能主义者的大集会——记国际功能语法会议[J];国外语言学;1995年04期
2 陆俭明;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1991年01期
3 卞觉非;“汉语交际语法”的构想[J];汉语学习;1992年03期
4 吴勇毅;语义在对外汉语句型、句式教学中的重要性──兼谈从语义范畴建立教学用句子类型系统的可能性[J];汉语学习;1994年05期
5 邵敬敏;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改革的新蓝图──评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J];汉语学习;1994年05期
6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韩文译本)序[J];汉语学习;1994年06期
7 胡裕树;试论句子类型的研究[J];汉语学习;1995年05期
8 赵金铭;;同义句式说略[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1期
9 刘小梅;;汉语数量词的语义分辨及进行式动词组中数量词的使用[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4期
10 胡裕树 ,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敦基;;请注意语法[J];读书;1988年05期
2 苏冰;从主语到主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余惠芬;英语中的分词垂悬现象及其纠正方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华宏仪;主语承主语省略探讨[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华宏仪;主语承非主语省略探讨[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周玲;怎样写明晰的英文句子[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张殿恩;从主谓关系看英汉主语的差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王素梅;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沈家煊;英汉对比语法三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10 冯少芬;英汉语法差异及翻译处理[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五章 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2 黄申;李宏言;王士进;徐波;;英语口语重复修正检错中语法网络和搜索过滤算法[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3 丁丰;董娜;林碧琴;袁保宗;;语言分析器中语言模糊的消除[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4 李颖;;希拉里与奥巴马竞选广告的人际功能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芳;袁保宗;;智能语音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第四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6 王新青;;回鹘语t,
本文编号:1488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48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