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异形词问题
本文关键词: 异形词 词汇教学 词库 词法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异形词描写开始,对《大纲》内部出现的异形词问题进行穷尽性的研究;异形词问题同时也是汉语词汇学的重要方面,本文采取与一般异形词处理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在汉语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基础上引进词库与词法理论,对异形词进行词库成员异形词和词法模式异形词的二分分类;在此分类的基础上,思考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异形词问题的解决,同时为现代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中的异形词现象提供借鉴。 第一章,绪论。主要解决本文课题的来源。本章首先描写现代汉语异形词研究现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的面貌,词库词法理论是两者研究现状进行融合分析的工具。其后是对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总结;在第四节,说明本文研究是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具体对象,采用的理论背景和操作方法,最后简要说明本研究的意义,对我们解决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中的异形词问题和考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其他问题都有启发。 第二章,为本文确定研究异形词的标准以及范围。首先描写异形词历史沿革,概念从无到有,内含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之后是异形词问题上各种相关概念的取舍,本文认为国家标准过于严格,应该加入音近异形词,但是同时排除同素异序词,认为词类词语不属于异形词范畴。本文还根据上述理论标准对已有的异形词汇进行评价,确定《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所收词形为异形词词形对比的依据。最后把确定范围的异形词进行内部的分类,为所需研究的范围。 第三章,是本文的研究理论的展开。首先描写学界研究异形词的种种思路,同时结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确定符号学的方法是一种立足于汉语词汇学本体研究的科学的方法,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但是不足以解决词汇教学应用过程中的异形词问题。因此需要词库与词法理论的引入。第二节是介绍这一理论的源于认知功能语法的本质和开放性,之后三节讨论异形词的历时演变与词法模式、词汇化间的关系;四节讨论共时分布的异形词进行词库成员、与词法模式的分析。 第四章,在词库词法理论指导下对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即《大纲》中异形词问题进行描写和分类。本章首先突出了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点明解决《大纲》中存在的异形词是这一问题的本质。第二节是对《大纲》中存在异形词的面貌进行描写。本文将《词典》和大纲进行比较,说明《大纲》存在包括出现繁体字、非推荐词形、成组出现异形词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取了与普通同异形词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的方法,我们把《大纲》中的异形词分为几个方面:进入词库的异形词、可以用词法分析的异形词及其词法模式、全等与条件异形词的词库收入规则等。(典型与非典型),之后是相应类别异形词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最后是我们研究的思路对于一般汉语词汇教学的推动,尤其是只有唯一词形词语。 第五章,通过检索对上文做出的分类的验证,,强调语料库对于解决异形词问题的重要意义。《大纲》收词体现高频原则,《词典》选取推荐词形同样是依靠高频原则。本文选定的词库成员所具有的优先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词频高于词法模式生成的词法异形词。第一节首先说明由于异形词在《大纲》分布呈现复杂情况,进行有效区分。由于标准一致,因此,《大纲》中出现异形词只有推荐词形的情况,高于未进入《大纲》非推荐词形,《词典》的词频统计完全一致,《大纲》的推荐词形中理应进入词库,符合词频高于词法异形词的要求,间接已经证实词库成员的优先性,不再需要语料库检索的验证。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同现、只出现非推荐词形的情况需要检索。 第六章,结论,总结全文,本文的研究使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异形问题得以清晰的展现,使其中存在的异形词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同时为一般意义上异形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启发。
[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horizontal vocabulary and the Chinese character level outline , and makes an exhaustive study of the problem of different words appearing inside the Chinese vocabulary . Chapter One , Introduction , mainly solves the source of the subject of this thesis . Firstly ,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in modern Chinese , the face of the study of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in the outside world , and the theory of lexicography as the tool of the fusio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wo research . In the second chapter , this paper defines the standard and the scope of the study of different words . Firstly , we describe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different words , and the concept has been vague to clear . After that ,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national standard is too strict .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word words should not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different words . In chapter 3 ,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theory in this paper . Firstly ,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thinking of the study of different words in the academic field , and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 It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our research , but it is not enoug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erent word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application .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essence and opening of the cognitive function grammar .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the essence of this problem . In the fifth chapter , by retrieving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made above ,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corpus is importa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reign words .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word stock which is selected in this paper is also the high frequency principle . Chapter 6 , conclusion and conclusion , this paper makes a clear presentation of the special - shaped problems in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bnormal word in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 It also provides effective inspiration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abnormal word in general sense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寻找语文教学的源头——重视词汇教学[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徐如霞;;关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随想[J];快乐阅读;2011年12期
3 杨国花;;创新无处不在——小学英语中的词汇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5期
4 王建肖;;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华章;2011年22期
5 严红美;陈剑波;;英语词汇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6 葛丽萍;;语境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7 郑海荣;;语义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林春苗;;浅谈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词汇教学[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9 樊丽英;;初中英语如何趟过“词汇教学”这条河[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6期
10 范巧莉;;浅谈英语的词汇教学[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肇彤;杨丽华;;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王盈;;词汇教学中的一个基础两个重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林海英;;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可选策略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余克强;;异形词规范的系统性原则及其应用[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斌;李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6 杨慕;;浅谈词语解释[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7 郄利芹;;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词汇处理[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8 高璞;姚志刚;赵靖舟;武富礼;王凤琴;;石油地质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析[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杜再玲;;加强英语词汇教学 掌握语言应用技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夏玉红;;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法尝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马春圆;低年级如何有效进行词汇教学[N];学知报;2011年
2 河南省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 王嵘;高中英语的词汇教学[N];学知报;2011年
3 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朱卫琴;激活词汇教学 激发学习潜能[N];江苏教育报;2011年
4 记者毛晓梅;《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出版[N];人民日报;2003年
5 记者 毛晓梅;《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出版[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王春明;从教学的角度看异形词规范的积极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张湘玫;如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N];伊犁日报(汉);2007年
8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顺河中学 刘向华;创设语境,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N];学知报;2011年
9 罗国菲;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N];黔西南日报;2008年
10 贵州大学03级英语(师范) 胡宗将;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匡芳涛;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韩仲谦;心理词汇的语用研究及其对二语词汇教学的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王瑞;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词汇心理表征发展过程与造词偏误的心理机制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志平;汉语双音词的属性测查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翠英;搭配的动态观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陶丽;英语介词through多义的认知语义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春;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异形词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党育科;语义学及词汇教学[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张子宇;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雪飞;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晓彬;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词汇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袁清;从“注意-记忆”理论看词的形态理据对词汇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刘晓丽;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红梅;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专业词汇教学应用的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姚国萍;上海市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情况调查、分析及教学建议[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萍;迁移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38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3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