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本文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学生写作能力 培养模式 出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社会,写作是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增进了解的有效手段。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胜任对外教学和交流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写作能力于对外汉语学生尤为重要。针对如何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训练方式、考核手段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Abstract]:Modern society , writing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 exchanging feelings and promoting understanding . As a foreign language major ,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high - level talents competent for foreign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 Therefore ,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write to the outside Chinese . In view of how to improve the writing abi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 this paper attempts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concepts , teaching modes , teaching methods ,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assessment .
【作者单位】: 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系;
【分类号】:G642;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明华;论写作主体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J];大理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冷从琼;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管见[J];贵州教育;2003年04期
3 黄登科 ,孙剑荣;激发学生写作情感的方法[J];湖南教育;2001年14期
4 邵子华;;写作动力溯源及其教学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冬梅;在培养情感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廖艳霞;论写作主体“个性化-泛化-个性化”的心理模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子房;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潘端伟;建构初中生写作动力系统刍议[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燕;中学生写作动机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冬梅;在培养情感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向蓉;文学创作动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陈明华;论写作主体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J];大理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3 冷从琼;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管见[J];贵州教育;2003年04期
4 黄登科 ,孙剑荣;激发学生写作情感的方法[J];湖南教育;2001年14期
5 钟启泉;我们的中小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素养——与日本教育学者臼井嘉一教授的对话[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4期
6 孙琳;;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J];林区教学;2007年01期
7 陆庆艳;如何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8 符有明;浅谈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1年07期
9 邵子华;;写作动力溯源及其教学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翟瑞青;略论夏N尊的情感教育[J];浙江师大学报;199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洁;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情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明现;关于外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的探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孙国玲;杨丽;;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下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3 茅海燕;唐敦挚;;对外汉语教师及其培养模式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02期
4 陈志耀;;翻译类人才的信息素养培养[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05期
5 周慧芳;彭俊英;;输出假设与交际策略培养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李颖;;大学语文教学理念及培养模式建构[J];改革与开放;2011年02期
7 阮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提高综合能力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8 张正勇;;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0年12期
9 周毅敏;;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模式改革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10 陈景岭;;公共管理学科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赖惟芝;;加入WTO形势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模式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北京交通大学翻译专业硕士项目介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方梦之;我国翻译专业建设的第一张“蓝图”[N];文汇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丰捷;同声传译:期待传承与创新的教学突破[N];光明日报;2008年
3 国家汉办主任 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 许琳;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宣雅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 郑千千;曲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现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穆祥媛;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双语师资培养的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锦;美国中小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5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4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