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解读中国古典名著——以《聊斋志异》女性人物为例
本文选题:对外汉语 切入点:《聊斋志异》 出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聊斋志异》作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志怪传奇类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优秀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留学生可以通过对《聊斋志异》的解读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生活。文章从《聊斋志异》女性典型人物形象的类型、设定、情感结构意识出发分析古代女性的爱情、婚恋、家庭生活,从而洞悉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思想、情愫和愿望,以此阐述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通过对《聊斋志异》的分析达到传授中国古代文化的目的。
[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legend novels in ancient China, Liaozhai has created a series of excellent and full female characters. Foreign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aozhai Zhi Yi".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if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ncient women's love,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ypes, settings, and emotional structure consciousness of the typical female characters in Liaozhai, so as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status and thoughts of women in feudal society. In order to explain how to teach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aozhai Zhi Yi"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伟;;《聊斋志异》“阿”词头的亲属称谓词[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2 汪允;;释“瞥”字[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2期
3 伍黎黎;;“纷嚣腾辨”为何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期
4 张宏星;;爱情婚姻典故摭谈[J];语文知识;2006年02期
5 程瑞雪;;做媒为何称“作伐”[J];咬文嚼字;2010年11期
6 冯杏实 ,杨兴发;论共宾结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6年01期
7 黄宝生;;《聊斋志异》中的复音词[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8 黄宝生;;《聊斋志异》中的数量词[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9 王枝忠;;最初的《聊斋志异》评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89年04期
10 余陇;;《聊斋志异》讽刺艺术二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绪兰;岳巍;;阿列克谢耶夫对《聊斋志异》中形象性词语的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谷羽;阿翰林:针对翻译弊端的一剂良方[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唐瑞梁;汉语语用标记之语用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聿发;聊斋俚曲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莲玉;关于中日“狐”的语言表达及其互译方式[D];厦门大学;2009年
3 宋小磊;《小额》注释本校释及词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琦;《鹤林玉露》词语考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雪涛;《汉语大词典》收录《鼓掌绝尘》词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81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68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