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几点思考
[Abstract]:Vocabulary is one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language, and it is the most basic material to construct language building, which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is paper tries to introduce some experience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which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academic research or teach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H19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旷娟;;汉语作为二语的课堂教学语言[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慧芳;陈海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和语言文化因素[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3 张舸;;论留学生个性心理词典的构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4期
4 彭淑莉;;初级韩国学生与汉族儿童习得“在”字句的对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4期
5 周小兵;;越南人学习汉语语法点难度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1期
6 赵新;李英;;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评估[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2期
7 朱其智;周小兵;;语法偏误类别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莉莎;;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宏帆;;“把”字句的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干红梅;对外汉语中级听力教材语料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2 王琼;语言迁移理论及俄语教学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雍;“过程”和“非过程”与越南学生的“不”和“没(有)”偏误[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4 徐利新;越南学生汉语完句成分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5 谢军;从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泽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中南大学;2007年
6 张婷;近30年来的旧词新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玉新;常用对象类介词“给、为、替”对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攀;从《汉语听力教程》论初级汉语听力教材的编写[D];四川大学;2007年
9 刘晓岚;《经贸洽谈ABC》与《商务汉语》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陈卓伦;关于英汉语法对比研究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忠江;;对外汉语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杨芬;;同素异序词研究现状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6期
3 王娟;邢红兵;;留学生单音节多义语素构词习得过程的实验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4 王添淼;;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由《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引发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5 谢福;;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是……的”句习得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6 关执印;;功能语法影响下的交际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点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孙靖涵;;论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3期
8 肖忠民;卢普玲;;地方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发展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1期
9 赵俏梅;;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究[J];新西部;2010年01期
10 张莉;;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治惠;;情景中促猜,竞争中强记,想象中激用——高中牛津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2 王治敏;;汉语常用名词的自动提取研究—兼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词语更新问题[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3 吴铮;;国学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浅论[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曹文;张劲松;;面向计算机辅助正音语音语料库的创制与标注[A];第十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暨国际语音语言处理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治惠;;情景中促猜,竞争中强记,想象中激用——高中牛津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7 栾为;;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现代性教学[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8 吴泓;;大学本科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李红;;汉语本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10 鞠鸿伟;;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法初探[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全友;让中华文化在异国开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记者 邵丽蓉;“游击队”如何成为“正规军”[N];人才市场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化先;汉语热之江西脉动[N];江西日报;2010年
4 董淑慧 王泽鹏;“似X非X”用法补正[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温饱型”教材对付不了汉语热[N];文汇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海霞 曹永兴;首套中医类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雷新;俞敏洪:让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刘靖文;简化字在海外[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10 冯宇宙 陈阳;孔子学院渐成中华文化品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玮;论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永奋;汉意委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晓路;沉浸式项目中的汉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杨峥琳;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史艳岚;基于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报刊新闻主题词群及相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群;对外汉语培训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李毓贤(Kewalee Petcharatip);泰国高校初级汉语教材词汇选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陈斯棋;高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南;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孟亚利;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离合词偏误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鲁淑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趋向补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何意德;汉泰特指疑问句对比及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8 孙岩;双重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晓春;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异形词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高影;非洲留学生初级阶段汉语听力障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52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152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