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认知与释词

发布时间:2018-08-27 20:48
【摘要】:正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就是要把所学语言材料通过教师的指导,转化为学习者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掌握它运用它。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这个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识过程,教师的指导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习者的客观认识规
[Abstract]: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transform the language materials learned into the learners' own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s, so as to be able to master and apply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in which teachers' guid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f the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 conforms to the learner's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rules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大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崔益勇;怎样指导学生造句[J];汉语学习;1980年01期

3 蓝锡麟;《中山狼传》词语疑义试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冯申禁,宋钧,佟乐泉;儿童运用归纳法概括句组内词语能力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0年02期

5 陈国坚;重复词语在汉译西过程中的处理[J];现代外语;1980年01期

6 苟锡泉;英语俚语初探[J];现代外语;1980年02期

7 熊文华 ,朱文俊;汉英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8 李玉敬,孙瑞珍;试谈高年级文选课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9 董遵章;关于“揸”“掐”释义的异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10 仇振中;“斯罗”是“死乐”的谐音吗?[J];齐鲁学刊;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时仪;;语源义研究与词典释义溯源[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2 李建国;;语文词典释义中的“等”字用法[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3 黄华;孟庆海;;词的借代义及其注释[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4 李志江;;语文辞书中词语的轻声标注[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5 吴桂华;;翻译中的比较文化[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杨慕;;浅谈词语解释[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7 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8 王绍新;;从两部文学名著看现、当代汉语词语的差异[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9 田小琳;;社区词[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10 尹斌庸;方世增;;词频统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建华(南开大学历史系);郑天挺先生的清史研究[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智樱;让孩子愉快地阅读[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周静;让圣贤之光照亮课堂[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易善锋 岳志凤;中国象的衰退[N];科学时报;2002年

5 董中锋;释词与佛教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刘翔平 博士;分析学习能力差异解决儿童学习困难[N];北京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崔凌云;“听”、“嗅”、“摸”出来的作文[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老友;电子辞典急需正本清源[N];中国企业报;2003年

9 吴小如 彭国忠;关于“入闱”和“入围”的用法[N];人民政协报;2003年

10 ;野生藜蒿药食用的历史记述[N];人民政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马德邻;《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强军;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信息技术领域新术语自动提取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6 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7 王东;《水经注》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冯利华;中古道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冰郁;近代汉语修辞词语的特征、类型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岚;表时段词语在现代汉语肯、否定句式中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姜美玉;从若干汉语文化词语看文化因素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何红;[D];郑州大学;2000年

5 钟建玲;英汉文化词语对比[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朴珉喜;韩语里汉语借词同汉语词语若干情况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梁歆;词语与词语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匡鹏飞;《拍案惊寄》与现代汉语词汇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永勤;当代北京流行语调查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10 陈永洙;汉语“对不起”等4种道歉词语的中韩学生运用情况及对教学的启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08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208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0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