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单句偏误引发的几点思考
[Abstract]:Analysis of Wang Shaoxin's error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ven experienced teachers, faced with students of all kinds of sick sentences, but also difficult to criticize, so need in-depth research. Over the years have seen a lot of related papers, books published. In general, errors within a single sentence, such as word order reversal, grammatical elements omission or redundancy.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分类号】:H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建勤;跨文化研究的新维度——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罗左毅;语言的文化内涵及其教学意义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孙清忠;;浅析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蔡晓,牛太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偏误研究综观[J];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吕玉兰;来华欧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调查与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6 张慧芳;陈海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和语言文化因素[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7 张彦群,张红运;浅议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语用失误[J];天中学刊;2004年06期
8 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绍新;;超单句偏误引发的几点思考[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2 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篇章偏误分析——兼谈拓宽中介语的研究领域[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3 曾金金;;由“谢谢”的使用谈语言与文化教学[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彦群;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原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昊平;自我理念对面子和交际冲突方式的可预见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朱爱秀;对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新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家珍;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宾语前置结构的得体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林敏;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凌;从过渡语剖析过渡文化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清忠;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课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晏丽芝;外向型汉英词典中的文化信息[D];厦门大学;2006年
9 胡晓欧;母语正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牛艳霞;对外汉语敬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孟子敏;交际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1期
2 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3期
3 赵贤州;关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岳洲;《伐檀》、《硕鼠》的语言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张俊;说“末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李守田 ,佟士凡;试谈现代汉语语段[J];汉语学习;1980年03期
4 金荣福;汉朝翻译技巧浅谈(4)[J];汉语学习;1980年04期
5 巴图;从“行动重音”想到的[J];汉语学习;1980年05期
6 新文;БblTb(过去时和将来时)形式的省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7 华劭;《现代俄语语法新编》句法浅释[J];外语学刊;1980年01期
8 E. A. 纳吉科娃 ,蔡学举 ,刘恒山;论俄语标语、口号的句法结构[J];外语学刊;1980年04期
9 蓝锡麟;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标点的商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苏运中;《阿房宫赋》部分句子的翻译和语法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中章;张永清;李元;陆永达;沈川玲;刘根;;一种双活塞对置直线驱动斯特林制冷机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全国低温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张建一;刘年生;;冷库部分负荷运行的节能研究[A];21世纪中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速冻食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郭春香;徐红;;СТОЛЬКО…,СКОЛЬКО…及其类似结构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张雅旭;舒华;张厚粲;周晓林;;汉语句子理解中词汇歧义消解的时间历程[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胡裕树;陆丙甫;;关于制约汉语语序的一些因素[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6 鲁宝元;;直接组合的复句[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7 杉村博文;;关于“谁跑得快,谁就得第一”一类句式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8 杨庆蕙;;解说复句刍议[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9 李晓琪;;现代汉语复句中关联词的位置[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10 李大忠;;“A不像B+后续分句”歧义现象分析[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旭巍;长江航道勘测处转企建制[N];中国测绘报;2000年
2 福连;卡车新型制动器[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3 时桦;好的制动液什么样[N];中国汽车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建锋;众说纷纭《信托法(草案)》[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5 乐俊淮;句分逗顿有学问[N];新闻出版报;2000年
6 贾丽梅;秋季饮食宜忌[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李树鹏 雷鸣;消除跑冒滴漏 节水贵在实处[N];中国环境报;2001年
8 ;日升宝二次变频新型收音机简介[N];电子报;2001年
9 高浩荣;韩国经济难以摆脱困境[N];金融时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熊文新;将ERP进行到底[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斌;现代汉语“是”字句然否类型联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靳铭吉;俄语语句交际结构的多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尚新;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6 孙英杰;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帅;超细二氧化钛掺杂光催化剂制备、结构及活性研究(Ⅰ)[D];郑州大学;2000年
2 陈卫星;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对吸水速率的影响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3 来德强;“哪儿”的非疑问用法[D];河南大学;2001年
4 黄瓒辉;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5 薛静;科技英语中的代用式[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6 张晓岚;联通寻呼黑龙江分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7 贾红霞;现代汉语“NP+时量短语(+了)”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黎氏秋Y
本文编号:2327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327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