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的几个问题
[Abstract]:One-to-on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it has strong pertinence.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can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more effectively and make teaching activities colorful and flexible.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one-to-one teaching mode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放;对外民俗文化教学散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钱如玉;对外汉语听力理解中的语义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白朝霞;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堂语言的特点和组织原则[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甘甲才;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学的尝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关英伟;回顾与展望——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十年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总结和思考[J];高教论坛;2005年02期
6 唐锋卢;关于情境教学法的反思[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林可;入系学历生汉语预备教育总体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刘潇潇,毛贻锋;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9 周健;论汉语语感教学[J];汉语学习;2003年01期
10 李泉;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钢;;语言背景与环境在华裔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作用[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简述——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罗青松;;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初探——谈对外汉语学历教育高级阶段写作教学的原则与方法[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李嘉郁;;华文教育五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6 希夏姆;;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翻译课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7 张宝林;;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若干思考[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8 古川典代;;对日汉语教学法的一个新的提示——“软诱导方式教学”和“翻译训练法”[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9 崔永华;;试论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教育学视角的分析[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10 蒋以亮;;以“学生”为中心,改进口语教学[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光胜;论对外汉教学中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2 刘小兵;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依附矛盾及其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陈芳;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之设计与系统构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邓丹;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舌面单元音的习得[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5 刘祖勤;英汉借词的不对称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霍静宇;日本学生初级汉语叙述体语篇衔接手段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许宏鉴;网络对外汉语教师的评价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8 肖小平;越南留学生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及习得顺序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郭琳;初级汉语教材语言点表述考察及多媒体表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红;徐丽丽;;浅谈作文批改几点意见[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2 单侠;;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年06期
3 陈华;;《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艺术浅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20期
4 李馨;;突显主体性的高职口才课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1年05期
5 衣玉敏;;对外汉语国别教材建设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1年15期
6 时燕子;;普通话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创新科技;2011年06期
7 李军;;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8期
8 王庆;;谈“口形对比”在普通话教学中的运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年02期
9 王真;;浅谈网络时代下高职语文教学[J];华章;2011年13期
10 韩明;;面向东南亚的对外汉语教育资源开发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婧;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浅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俞静;国内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与班级教学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刘佩琼;对日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情感教育的运用[D];兰州大学;2012年
4 张灵琳;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模式下离合词教学的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颖;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教学行为之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6 牛倩芳;试论对外汉语“一对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话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51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35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