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非语言性语境转换研究
[Abstract]: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e must first face the link problem of "sound" and "meaning"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language acceptance. In essence, it is the parataxis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same fact or object in tw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bottleneck is mainly the "context", which includes "linguistic context" and "non-linguistic context". Among them, the dual semantic leapfrogging of "non-linguistic context" is the first breakthrough poin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hich is usually paid less attention to. Based on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phonetics, vocabulary, discourse and grammar 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n-linguistic context can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context" 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辽东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戴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1年04期
2 万凯艳;;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效率[J];语文学刊;2009年18期
3 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颖;;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2 何贞慧;朱乐红;;汉语存现句的界定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李遐;;多义范畴与汉语情态动词习得——以“要”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施云;谈英语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负迁移现象[J];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5 高霞;英语国家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韦晓曙;;英语国家留学生(初中级)汉语学习中的句式偏误分析——“把”的缺失和“被”的误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7 方环海;;汉语位移结构的范畴化及其认知阐释——以趋向动词“上\下”为例[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8 陈蓓;;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容认性让步复句连词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9 汪翔;农友安;;近五年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述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彭玉兰;张玲;;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苏娇娇;;副词“也”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启示[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张小翠;;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误分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Ⅲ[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萧频;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番秀英;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王巍;语气词“了”的隐现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蔡丽;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文成;越南学生汉语“是……的”句式的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白克宁;越南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宣予;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崔亚丽;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状语语序偏误研究及其教学策略[D];山东大学;2010年
5 黄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条件复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淋淋;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V+O’+T”句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竹筠;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宇;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类介词“对、向、给”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文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健鑫;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V_1+V_(2趋)+来/去”和“O”共现句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南潮;多媒体技术促进大班词汇教学理据分析及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03期
3 杜秦还;谈谈现代汉语声调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1期
4 关键!300071;声调教学改革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5 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1期
6 鲁健骥;中介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01期
7 洪松;;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词汇策略的教学[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长勇;加强对外汉语电化教学的教材建设[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旖旎;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课件制作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王玲娟;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肖路;对外汉语影视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8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9 刘晓海,徐娟;建构主义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设计中的体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胡清国;对外汉语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及其把握[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柏亚东;;对外汉语精读教材用词情况调查及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婷;;对外汉语教学管理过程刍议[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郝晓梅;;试论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朱明媚;;浅谈对外汉语兼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付玉凤;;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初探[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汪欣欣;;“变易理论”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晓燕;;基于语言稳态理论的对外汉语报刊教材词表更新[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东明;;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中外合作编写对外汉语新教材[N];光明日报;2008年
2 胡南;对外汉语推广要有市场化意识[N];光明日报;2009年
3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一 张亿;放慢开设热门专业的脚步[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刘宝森 高洁;就业出口变窄,困扰对外汉语毕业生[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王笑菁;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三原则”[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8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王壮;站在对外汉语出版的最前沿[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伊者;让汉语走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商报记者 王东;“对外汉语”2006新趋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张晓苏;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冬梅;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徐玲婵;博客辅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陈树峰;从隐喻角度探讨对外汉语熟语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钧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彩云;对外汉语朗读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敏;对外汉语轻声词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Do Huu Hoang Bach(杜有黄百);对外汉语跨文化的教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欢;对外汉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08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08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