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多元文化架构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7-07 21:4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正逐渐成为各国学习的热门语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和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推广和提高的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ts international status,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hot language for all countries to learn. Therefor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ill have greater development all over the worl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restrict and affect the promo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and discussed.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青松;外国人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回避策略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史有为;汉语语篇连贯性问题概析[J];修辞学习;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施栋琴;进行概念的表达和情状类型——英汉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2 谢军;从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泽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中南大学;2007年

3 刘巧云;韩中时点副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必松;为加快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年轻学科的发展而奋斗——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开幕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03期

2 陈申;;到社会中去研究语言——澳大利亚语言学界学术会议简介[J];当代语言学;1985年02期

3 邓建华 ,范正宇;关于中国古文化特质的课堂讨论纪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4 钟正山;多元文化启迪下的“南洋风中国画”[J];美术;1986年10期

5 东篱;;加拿大四城市的民族构成[J];世界民族;1986年02期

6 ;现代社会对儒学的运用[J];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03期

7 颜清湟;;澳大利亚华人的历史、现状与将来——1986年11月底在“全澳洲华人大会”上的专题讲演[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7年01期

8 金猷;;纪宝坤先生访问我会[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7年02期

9 井海虹;白春燕;;靖边宇文氏父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10 文钊;;访加拿大的明星:半拉·马尔罗尼[J];世界知识;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维芳;;新疆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李侠;;先驱之举:澳大利亚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3 洪孟珠;;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的设计与推行[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4 ;前言[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哈宝信;;多元文化与上海的都市化[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李德洙;;中国都市人类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学科[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三届世界大会中国代表团论文集[C];1993年

7 沈林;;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8 邹兰;;试论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并存条件下文化(艺术)馆的职能作用[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万红金;;都市多元文化的价值——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圣敏[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阮西湖;;我国应创建多元文化频道(一点建议)[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贲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N];人民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黄泽全 张静宇;世界需要多元文化[N];人民日报;2000年

3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4 方汉文(苏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逾越与融汇:多元文化的新辩证观念[N];文汇报;2000年

5 张筱强;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内涵[N];学习时报;2000年

6 段明明;丙中洛多元文化掠影[N];云南日报;2000年

7 钱民辉;在文化多样性中寻求教育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吴金光;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实践及启示[N];中国民族报;2001年

9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校长 曲德林 教授;面向网络时代的对外汉语教学[N];科学时报;2001年

10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学江;西藏的进步令人惊叹[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欣欣;后冷战时期的和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3 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罗宏才;佛、道造像碑源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6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全红;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志惟;论跨文化的管理[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方远平;多元文化空间冲突与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区域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吴兵;文化的理解与融合:多元文化课程发展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寿彬;跨文化管理: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苏州大学;2002年

7 杨晓林;从“夷”到“他者”——中国文学中“异”的形象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玉娟;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廖冬梅;英语教育对漫水湾彝族的民族文化认同的促进作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田景红;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11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11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