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中隐喻理论在惯用语教学中的运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idioms in nine se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metaphorical theory 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idiom teaching.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cognitive metaphorical view provides a reference method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diom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Chinese learners' learning,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基于认知功能的隐喻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立足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项目编号:12YJC74013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9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广艺;修辞格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冯广艺;加晓昕;;谈比喻辞格四元素对审美张力的影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李薇,袁勇麟;盘旋的魅影——试论马华散文中的鬼魅意象[J];华文文学;2004年05期
4 王开文;;比喻的距离[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5 于玮娜;隐喻:文体色彩和美学价值之思考[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6 刁生虎;;中国古代隐喻研究述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杨遗旗;异质取譬的美学价值[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8 熊浩莉;;从认知角度看《孟子》中的“水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9 杨芸,周昌乐,王雪梅,戴帅湘;基于机器理解的汉语隐喻分类研究初步[J];中文信息学报;2004年04期
10 赵同林;;Lakoff隐喻理论反思[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斌;于丽丽;石民;;基于CRF的汉语动词“像”的比喻义识别[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卢骁;;“猫”惯用句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隐喻认知视角的考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建喜;隐喻对针灸学经典理论建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王萍;英汉短语结构受限搭配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郭琳;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刁生虎;生命哲思与诗意言说[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安军;科学隐喻的元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忠萍;俄汉语比喻成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睿;动宾式惯用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段洁琼;含比喻义双音并列复合词之教学探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刘媛媛;艺术语体与科技语体比喻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吕金凤;隐喻的生成机制探索[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6 田瑞君;从认知视角分析隐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金效先;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惯用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惯用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璐;汉英量词隐喻的对比研究及翻译[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伊娜;瓯语隐喻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保平;唐兴全;;汉语国际教育的战略管理[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2 伊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效益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宋志明;;文学文化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8期
4 王惠莲;陈杰;;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5 孙冬妮;;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综述[J];长江学术;2008年04期
6 郭雪瑶;;基于汉语国际教育对礼仪的思考[J];金田;2013年12期
7 金前文;;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时间问题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3年24期
8 张潆文;;发挥地域优势,打造强势品牌——天津市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策略探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秦露;;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J];新课程(中旬);2013年07期
10 张颖;;浅谈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礼仪[J];金田;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虹;;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国际教育[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2 张甜;;民办高校的公关之路[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教育服务[A];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晓红;国际教育园师生超8万[N];苏州日报;2007年
2 高靓;告别2007,展望2008国际教育在我们身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陈德云;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教育”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国际教育服务信息化高峰论坛开幕[N];消费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傅春荣;北大青鸟开启国际教育新格局[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6 记者 张姝 李h齢,
本文编号:2522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2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