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玲;;刘俐李著作《汉语声调论》的创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李媛;洪勇明;;中亚留学生汉语声调教学初探[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钱曾怡!250100;从汉语方言看汉语声调的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4 姜晓红;关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一些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王江风;;汉语声调演变的历史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6 吴门吉;胡明光;;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7 刘俐李;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8 刘俐李;;汉语声调的曲拱特征和降势音高[J];中国语文;2005年03期
9 宋益丹;;汉语声调实验研究回望[J];语文研究;2006年01期
10 徐瑾;;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默;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认知发展的计算机模拟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陈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认知发展模拟[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3 陈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认知发展模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4 谷丰;王晓东;陈林;;汉语声调加工过程中的大脑半球优势[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5 周同春;;汉语声调教学新探[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郭径遂;刘亚丽;谢凌云;;新疆民族大学生汉语声调感知与发声偏误关系[A];中国声学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蔡莲红;刘涛;吴志勇;蔡锐;;汉语声调音域规范模型初探[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特约记者 胡胜友;汉语声调对人类大脑如同音乐[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何聪;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常用右脑[N];人民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陈敬农 通讯员 胡胜友;我科学家揭示人类左右脑分工机制[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浮现过程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伟;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及纠正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小晴;初中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验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琳琳;马来土著及华裔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石金杰;菲律宾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研究[D];中山大学;2015年
5 刘昊;韩国留学生汉语短期班的声调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安娜(KASHKAROVA ANNA);乌克兰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伟;埃及大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调查[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安娜;格鲁吉亚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于兴兴;初级水平学习者汉语声调的输入输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高秀娟;越南语和阿拉伯语背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9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2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