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汉语句子的标记因素对外国留学生理解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9-07 21:09
【摘要】:以不同标记程度汉语句子为材料,母语是英语、日语和韩语的留学生为被试,母语为汉语的大学生作参照,研究汉语句子的标记因素对留学生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1)有标记结构规则的句子是比较难理解的;(2)受母语的影响,有时标记程度相同的汉语句子对不同母语类型的留学生难易有差异,甚至表现相反;(3)使用频率多可能会使有标记的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研究结果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针对性教学提供参考。
【图文】:

位置因素,施事,边际


4组被试在施事位置因素上反应结果

生命度,差异因素


4组被试在生命度差异因素上反应结果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YY011) 国家汉办“十五”科研规划首批项目(BK01-05/001)资助
【分类号】:B8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永德;不同母语类型留学生理解汉语句子的实验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3期

2 王永德;日本和韩国留学生对汉语句子主观感知距离研究[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2 张云秋,柴兴东;汉语主动式的表达形式及强化等级[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3 李江;从《汉语初级教程》看对外汉语教学补语体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陈勇;英汉空间隐喻成对词排序的标记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佟倩;;反义词研究中的标记论及标记颠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汪立荣;英语教材编写应重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刘世英,曹华;词序象似性、对称与不对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刘禀诚;胡衍铮;;不对称和对称:汉语新词构词的重要途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齐春红;“不得”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张时阳,刘祥友;现代汉语中的“N_受+N_施+V”句[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淑华;刘社会;胡翔;;句型统计与句法分析——介绍一个《现代汉语句型语料库》[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2 杨德峰;;以朝鲜语为母语的学生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古川裕;;现代汉语感受谓语句的句法特点——“叫/让/使/令”字句和“为”字句[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史金生;;动量副词的类别及其选择性[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周守晋;;“连……也/都……”格式补议[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6 肖奚强;郑巧斐;;略论“A跟B(不)一样X”中“X”的隐现[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7 宛新政;;“ V就V在P”格式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8 古川裕;;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 ——论“要”字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9 朱敏;;现代汉语祈使句“你/你们”主语的选择制约因素[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3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9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成宏;现代汉语兼语结构的自动识别[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陈延兵;译者在处理文化类敏感文本中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徐敏;英语中的性别岐视[D];湖南大学;2001年

6 王天佑;关于VA了动补结构[D];延边大学;2001年

7 刘瑛;现代汉语正反问反问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8 胡勇;从汉语被动结构的演变看汉语注重话题的语言类型特征[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9 胡大柳;《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分析及处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许哲;朝鲜族小学生汉语述补结构偏误分析[D];延边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玳玮;;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述评[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3期

2 段碧花;;试论冯特心理学中的几种对立倾向[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3 乐乐姐姐;;乐乐姐姐热线[J];琴童;2011年05期

4 隆意;;学会心理换位[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5 ;你是哪一位古代绝色红颜?[J];人生十六七;2008年11期

6 何良;;给一位大学新生的回信[J];大众心理学;2006年10期

7 陈萍;;学生烦恼成长的心理辅导[J];中学教育;2003年02期

8 何鹏;;完美伴侣:性格相似还是性格互补[J];大众心理学;2011年08期

9 ;心理小沙龙[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05年06期

10 ;心理疏导[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梁嘉歆;严文华;;在华留学生与东道国群体交往对外显与内隐偏见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顾颖颖;;构建情感的课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杨莉萍;;我们究竟为什么研究心理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桂贵梅;理解孩子的“闭锁心理”[N];江苏科技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耿兴敏;心理援助,要到位更要专业[N];中国妇女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美雄;统计图理解的语义加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3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33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3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