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淮北师范大学校级教研项目“高校对外汉语专业英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编号:80067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H195;H31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用”字介词框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吴璇;;疑问代词“什么”向感叹标记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3 王硕;;简析词与短语的区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4 封帆;;趋向补语“起来”的语义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吴海娟;;读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献疑[J];大家;2010年11期
6 戴丽芳;;印尼留学生复合趋向补语偏误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7 沈娜;;怀远方言中“该”做语气词时在四大句类中用法浅析[J];管理观察;2009年13期
8 李丽丽;陈碧银;;留学生汉语离合词习得偏误调查研究——越南留学生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郭睿;金前文;;留学生成语习得之显性偏误类型——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陈红燕;;现代汉语“用”字框架研究述评[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燕萍;;浅析现代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廖正刚;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春相;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Maharani(陈玉兰);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阿利耶夫(Agshin Aliyev);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成;现代汉语疑问句习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佳;印尼留学生11类有标转折复句习得顺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盈新;中高级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俊丽;留学生存现句习得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志军;基于认知的现代汉语双宾句式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艳;枣庄话状态形容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条件复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淋淋;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V+O’+T”句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竹筠;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佳慧;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强调句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欣欣;辅助性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刘瑜;;复述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的实验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1期
3 张新春;;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王天华;;复述话语语用策略中的可证性分析[J];外语学刊;2006年03期
5 阿依古丽·亚森;;试论学生口语教学的多样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6 吴新江;有效安排中文工具书使用法练习的设想和尝试[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张蔚;赵春阳;;对外汉语专业中的双语教学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马洪波;杨冬梅;;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马翠玲,白合提尼沙;谈传授和培养汉语知识技能的能力[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栾为;刘延年;姜哲军;;谈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现代性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晓东;;普通话中前后鼻韵母发音的要点及策略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小捷;让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郝永文 张燕;巩固“双语”教育成果 加大培训力度[N];巴音郭楞日报;2009年
3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汉语言文学专业 郑玉;浅评《新概念汉语》初级本[N];科学导报;2009年
4 贵阳市乌当中学 万朝炯;浅谈前后鼻韵母辨正的教学[N];贵州民族报;2010年
5 记者 李木之;农垦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吴黎明 郑启航;学汉语成时尚,德国人还比赛说绕口令[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张伟城;中文热持续升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高振忠;普通话学习中的 高原期成因及对策[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9 马妙恩;香港普通话研习社举行开放日[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10 通讯员高国伟;托里 自主研制“双语点读”软件[N];新疆日报(汉);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蕊;二语习得中语言输出及复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瑞霞;对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惯用语的考察与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何蓓蓓;《国际商务汉语教程》与《国际商务汉语》的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季磊;浅论影响口译产出的因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尹瑞卿;韩国高一汉语教材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美玲;试评《基础华语》第一册[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蕊娟;试论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珑舰;《汉语教程》与《新实用汉语课本》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王英会;《博雅汉语》与《发展汉语》(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耐丽;针对欧洲初级学生的汉语教学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35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3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