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汉语同形词及对外汉语教学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澍农!210009江苏;真朱与真珠的名称沿革与古今错乱考[J];中华医史杂志;2000年01期
2 胡记芳;试论“打造”的语法语义特征[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元传军,林达青;“数量短语+竟+动/形”句式中的“竟”[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吴泽顺;论假借音转[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高华平;出土文献二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3期
6 石兴慧;“感到”与“觉得”的同异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郝茂;秦简中的传承字与新出字[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王宏佳;浅谈英汉完成体[J];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9 鲜丽霞;把字结构中的“了”与动词的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10 李强;“动+趋_1+宾+趋_2”的语义及结构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楚群;;论现代汉语中非典型连动句式“V起来+AP”[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艳林;;“差一点(没)VP”的歧义原因与分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姚婷;;趋向词“起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安琛;;试论“V—V”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姚婷;;新词新语产生方式的三维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安琛;;重叠式动补短语的句法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娄宝翠;[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刘晓然;双音短语的词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5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Maharani(陈玉兰);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甘玲;中国古代诗学和语言学[D];四川大学;2007年
8 赵小东;句法规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陈璐;优选论框架下现代汉语双音节词重叠现象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曾炜;绝对程度副词及相关形式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振伟;现代汉语临时量词和专用量词的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艳丽;现代汉语中的隐性否定祈使句[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3 练雪瑞;现代汉语方位词的时间表达[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郑雷;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考察[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娜;唐代女子服饰风格的开放性特点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赵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成语语法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洪水英;《蜃楼志》中的处置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静;自然之自然与人之自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9 牟海英;《新中国未来记》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劳R,
本文编号:2579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7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