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饮食惯用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21:03

  本文关键词:饮食惯用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惯用语是我国语汇宝库中极富特色的一类熟语。它是汉民族经过长期的语言交流而提炼出来,并形成若干固定格式的一种语言形式,,在承载我国灿烂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对惯用语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笔者发现:对外汉语界尚未对不同类型的惯用语做过专门研究,因此笔者以包含了饮食语素的惯用语为例,对其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进行了粗浅的阐述。希望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略尽自己的绵力,弥补一些空缺与不足。通过分析饮食惯用语可以加深对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传统文化的理解。饮食惯用语活跃在国人口中,所以对于外汉语教学来说它亦是一块值得开挖深掘的宝地。然而,正是由于饮食惯用语本身的特征加之外国学习者不同的生活背景、文化理念,在学习饮食惯用语方面难免会遇到诸多困难。外国学习者如何跨过文化和语言的双重障碍,从而正确而有效的掌握饮食惯用语则是本论文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在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依据、意义、研究现状、开拓空间、以及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第二部分首先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初步探源,概要性地分析了饮食文化在我国拥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以及客观条件。其次通过分析文章中列举的一些饮食惯用语来总结汉名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在论文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及对调查问卷的详细解析。笔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详细解析来归纳总结外国学生在学习饮食惯用语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论文第四部分,笔者通过搜集整理调查问卷积累了一些外国学生在饮食惯用语的使用上出现的偏误,并且把偏误归为不同的四种类型,之后分别对出现偏误的每一种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五部分是笔者对中高级阶段饮食惯用语的学习提出的具体可行的几种教学方法。 研究饮食惯用语,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继承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可以显著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与此同时还能让热衷于中国饮食或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人通过对饮食惯用语的学习更好掌握汉语的用法,并从更深层次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饮食文化 饮食惯用语 对外汉语 中高级阶段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选题的意义11-12
  • 1.3 研究现状12-15
  • 1.4 研究方法15-16
  • 2 饮食惯用语中的中国文化16-23
  • 2.1 中华饮食探源16-18
  • 2.2 饮食惯用语中蕴含的哲学思想18-20
  • 2.3 饮食惯用语折射出的国人心理及思维特征20-23
  • 2.3.1 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0-21
  • 2.3.2 求“全”的心理特征21-23
  • 3 外国人学习饮食惯用语的问卷调查23-28
  • 3.1 问卷调查设计23-24
  • 3.2 问卷调查详细解析24-28
  • 4 饮食惯用语的偏误分析28-32
  • 4.1 在饮食惯用语语意理解方面出现的偏误28-29
  • 4.2 对饮食惯用语褒贬意理解的偏误29-30
  • 4.3 汉字书写时出现的错误30-31
  • 4.4 使用饮食惯用语时在语法结构方面出现的问题31-32
  • 5 饮食惯用语教学方法总结32-39
  • 5.1 追本穷源法32-33
  • 5.2 类别教学法33-34
  • 5.3 修辞理解教学法34-36
  • 5.4 语素释义教学法36-37
  • 5.5 多媒体教学法37
  • 5.6 情景教学法37-39
  • 6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录A43-47
  • 附录B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健;试论文化混融语境中的交际与汉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2 李国慧;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周荐;惯用语新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1期

4 车晓庚;;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S2期


  本文关键词:饮食惯用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49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6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