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官话系列课本的价值、特征及其历史影响
本文关键词:琉球官话系列课本的价值、特征及其历史影响
【摘要】:清中叶的琉球官话系列课本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语言学、教科书价值,本文在分析其作为对外汉语教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琉球官话课本在汉语第二语言教材发展史上的意义及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华文学院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琉球官话系列课本 价值 特征 历史影响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珍藏汉语文献与南方明清汉语研究”(项目号:12&ZD17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琉球官话系列课本语法研究”(项目号:07BYY046) 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创新平台”一般项目“华裔留学生汉语能性范畴的习得研究”(项目编号:CXPTYB201313)联合资助
【分类号】:H195.3
【正文快照】: 一、引言琉球在15世纪以前的明代初期为中山、山南、山北三国,1429年中山统一三国,建立琉球王国,现在属当今的日本冲绳县,位于日本九州岛与中国台湾之间。明清时期曾是中国的藩属国,接受过中国的册封,并常年向中国朝贡,双方的关系保持了五百年之久。在这期间,琉球人民为了与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程相文;《老乞大》和《朴通事》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发展史上的地位[J];汉语学习;2001年02期
2 李丹丹;李炜;;琉球官话课本的“官话”性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3 李丹丹;;清代翻译、改编的汉语口语课本类型[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01期
4 李无未;陈珊珊;;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会话”课本[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4期
5 濑户口;律子;;日本琉球的中国语课本《广应官话》[J];中国语文;1996年04期
6 濑户口律子;李炜;;琉球官话课本编写年代考证[J];中国语文;2004年01期
7 程相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发展的三种形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太扎姆;;试论四川方言区藏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学习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陈倩;;从话轮转换看中文电视谈话节目权势关系——以《面对面》节目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孔杰;;会话对答结构归纳及其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 刘元满;;高级口语教材的话题、情景和话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董敏;;主持人话轮转换分析——2007春晚主持人话语的个案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王知津;谢丽娜;韩正彪;;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后结构主义[J];图书与情报;2011年06期
7 张礼敏;;翻译选择适应理论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J];才智;2009年29期
8 赵耀;;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顺应[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秦石美;;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的邀请会话对比[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8期
10 张全真;;《白姓官话》所记录的南京方言及山东方言现象发微[J];长江学术;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吴学辉;;说“好个N!”[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许娜;;电视访谈类节目中回声陈述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朱娅蓉;教师启动的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陈小兆;《卖花女》话语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肖宏;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在中央九台《对话》栏目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余茜;中美电视访谈节目话语对比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唐卓;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话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邱乐乐;言语交际中话语关系的建立和保持[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孟颖;从会话含义理论的视角看汉语交际中的他人启动修正现象[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艳霞;首话题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吕荔;品特《归家》的语用文体学阐释[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贾英华;初中语文课堂语言会话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东;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郑辉;;明清琉球来华留学生对琉球文教事业的贡献[J];东疆学刊;2007年03期
3 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4 陈泽平;试论琉球官话课本的音系特点[J];方言;2004年01期
5 邵敬敏;;上海方言的话题疑问句与命题疑问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陈珊珊;;《亚细亚言语集》与十九世纪日本中国语教育[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7 邢福义;南味“好”字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8 哈斯额尔敦;《华夷译语》(汉蒙译语)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9 林彬晖;;日本江户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述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张卫东;试论近代南方官话的形成及其地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明;明清时期琉球人的汉语汉文化学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于亚娟;;清代时期汉语在琉球的传播[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3 濑户口;律子;;日本琉球的中国语课本《广应官话》[J];中国语文;1996年04期
4 陈泽平;试论琉球官话课本的音系特点[J];方言;2004年01期
5 董明;;明清两代汉语在琉球的传播[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4期
6 朱端强;;明代航海家肖崇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3年05期
7 吴丽君;;《琉球官话课本研究》评述[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3期
8 徐艺圃;新发现的研究中琉关系的重要史料——梅孙著《汉文》[J];历史档案;1996年03期
9 李炜;濑户口律子;;琉球官话课本中表使役、被动义的“给”[J];中国语文;2007年02期
10 李炜;李丹丹;;从版本、语言特点考察《人中画》琉球写本的来源和改写年代[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535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3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