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离合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9:10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离合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离合词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教学设计


【摘要】: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语言现象,关于它的一些理论迄今为止都存在很大的争议,前人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理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离合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对现代汉语离合词进行粗略的研究,旨在推动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实际。 本文首先梳理了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对离合词的研究历史、定名、定性、判定方法结构和扩展方式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其次,本文分类统计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甲、乙、丙、丁四个阶段的离合词,并以此作为材料,设计了外国学生离合词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再次,通过统计并整理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外国学生在学习离合词时常见的偏误类型以及偏误出现的原因。最后,本论文还从提出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初、中、高三个阶段的教学设计实例,旨在为离合词教学提供详细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离合词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教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第一章 引言11-17
  • 1.1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11-12
  • 1.1.1 离合词的特殊性与重要性11
  • 1.1.2 离合词教学的现状及不足11-12
  • 1.2 离合词先行研究综述12-16
  • 1.2.1 关于先行研究的阶段12
  • 1.2.2 关于名称研究12-13
  • 1.2.3 关于性质研究13-14
  • 1.2.4 关于判定标准研究14-16
  • 1.3 研究方法16-17
  • 第二章 本文对离合词的界定与分析17-22
  • 2.1 离合词的界定方法研究17
  • 2.2 离合词的结构类型研究17-20
  • 2.2.1 按语素类型分类17-18
  • 2.2.2 按句法功能分类18-19
  • 2.2.3 按结构扩展方式分类19-20
  • 2.3 离合词的扩展成分研究20-22
  • 2.3.1 动宾式离合词的扩展20-21
  • 2.3.2 动补式离合词的扩展21
  • 2.3.3 主谓式离合词的扩展21-22
  • 第三章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离合词分析22-26
  • 3.1 《大纲》中各等级离合词的统计22-23
  • 3.2 《大纲》中离合词的分类分析23-26
  • 第四章 留学生离合词习得调查分析26-31
  • 4.1 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6
  • 4.1.1 抽样分析26
  • 4.1.2 调查对象26
  • 4.1.3 题型设计26
  • 4.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26-31
  • 4.2.1 判断题27-28
  • 4.2.2 单项选择题28-30
  • 4.2.3 连词成句30-31
  • 第五章 问卷中离合词的使用偏误分析31-33
  • 5.1 偏误的类型31
  • 5.1.1 当离未离31
  • 5.1.2 插入位置不当31
  • 5.1.3 重叠失误31
  • 5.2 离合词使用偏误原因分析31-33
  • 5.2.1 学生离合词知识理解模糊31-32
  • 5.2.2 学生离合词固定化的概念不清32-33
  • 第六章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策略33-40
  • 6.1 初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实例33-35
  • 6.1.1 初级阶段离合词的选定33
  • 6.1.2 初级阶段离合词的语法教学33-35
  • 6.2 中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实例35-37
  • 6.2.1 中级阶段离合词的选定35-36
  • 6.2.2 中级阶段离合词的语法教学36-37
  • 6.3 高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实例37-40
  • 6.3.1 高级阶段离合词的选定37-38
  • 6.3.2 高级阶段离合词的语法教学38-40
  • 第七章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43-4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5-46
  • 致谢46-47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7-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勤;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分析──兼论中高级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2 周上之;离合词是不是词?[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魏伟;;汉语离合词研究综述[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段业辉;论离合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5 余维钦;戴为华;;离合词的特点及其辨认[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李春玲;;离合词研究综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吴道勤,李忠初;“离合词”的语法性质及其界定原则[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黄晓琴;;“离合词”研究综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郭锐;;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问题[J];中国语文;1999年02期

10 赵金铭;能扩展的“动+名”格式的讨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兰杰;HSK《大纲》里的离合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小宁;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高思欣;留学生汉语动宾式离合词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4 吴氏流海;越南学生汉语动宾式离合词习得研究与教学对策[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林丹丹;离合词的特点和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D];厦门大学;2008年

6 陈靖石;离合词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丽捚;初级汉语离合词使用情况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华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刘茜;《汉语教程》中的离合词研究及留学生习得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62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62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7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