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法的选择——从四对关系进行多维度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04 12:09

  本文关键词: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法的选择——从四对关系进行多维度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教学法 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结构 功能


【摘要】:纵观各种教学流派的发展史,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对各种教学法进行扬长避短的取舍,以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法 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结构 功能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分化出许多课程,如精读、泛读、听力、会话、写作等。因此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展开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法的理论知识,从而恰当地运用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在选择教学法时要正确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一、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必松;;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4期

2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法回视与再认识[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睿婷;;小议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2 沈铁;;海外中级汉语口语教学对策研究——以比利时根特大学汉学系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2期

3 程乐乐;;论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课堂教学[J];长江学术;2007年03期

4 尹桂丽;;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发展的反思[J];长江学术;2012年02期

5 栗叶;;对外汉语教学法探索[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1期

6 李宇明;论语言运用与语言获得[J];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7 魏耕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交际化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7期

8 刘娅莉;;词汇巩固策略在初级汉语教材练习中的运用——兼谈与海外英语教材的对比[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04期

9 周国鹃;;本科留学生高级汉语教学探索[J];世界教育信息;2013年06期

10 姚丽霞;;第二语言教学法研究与汉语综合教学法[J];群文天地;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姣;;以听说法为例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应用——基于课堂观摩记录的研究[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里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胡予宸;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之中国书法学习动机比较[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海娜;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插图研究与设计[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杜红梅;贝立兹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玉红;对外汉语分组讨论法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剑;对外汉语教学中“否定”功能项目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玲;基于交际法的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京田典子;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开发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柯绣球;泰国大学汉语教育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D];广西大学;2011年

10 刘丽丽;丹麦留学生语篇衔接偏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钟;;燕东园内访邓懿[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1期

2 丁松;;坚持“务实”精神的语言学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吕叔湘先生[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3期

3 王还;;介绍《汉语初级教程》[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4期

4 赵金铭;;魏建功先生在朝鲜教汉语和在台湾推广国语的贡献[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5 张占一;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03期

6 盛炎;赵元任先生对汉语教学的贡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3期

7 盛炎;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发展趋势与汉语教学理论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01期

8 赵金铭;跨越与会通——论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与开发[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9 赵金铭;;《汉语拼音方案》:国际汉语教学的基石[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毅;《史记·本纪》中比喻的结构和功能[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许家金;从结构和功能看话语分析研究诸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宛新政;试论“+”式短语[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4 赵学武;词性对句型的影响[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郑剑平;《汉书》“但”字考察[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6 谢英;关于“有的+VP”[J];语言研究;2003年03期

7 刘海泉,杨有军;入党申请书写作误区及对策[J];滁州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8 叶南;“住哪儿”与“住在哪儿”语义、功能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2期

9 王珍;浅谈汉语中高级阶段的语段、语篇教学[J];语言与翻译;2004年02期

10 吴仲华;“和X一样”结构的两种表义功能及其他[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美霞;;认知功能视野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谭学纯;;辞格生成与理解:语义·语篇·结构[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洪涛;;“社会翻译学”的名与实——兼论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未来发展趋势[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曾玉萍;毛世桢;;PSC朗读语调能力结构的统计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毕玉德;;韩国语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C语言描述及其计算机实现[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彭永爱;洪文翰;;语境功能与话语中语义认知效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朱德培;;试谈科技文章的汉语修辞[A];学报编辑论丛(第一集)[C];1990年

8 张普;;关于网络时代语言规划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谢英;;也说比喻的结构[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桂成;;说“像”及“似的、一样、一般”[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昕宇;学语言技能求发展富裕[N];新疆日报(汉);2011年

2 记者 文志辉;学语言技能谋发展富裕[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3 黑龙江大学 江宇冰;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赵凤华;汉语水平考试(HSK)做重大调整[N];科技日报;2006年

5 吉尔斯·格雷尼尔(Gilles Grenier)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刘国辉 译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剖解语言的经济价值:以加拿大为个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陈光磊;像敬爱母亲那样,敬爱我们的母语[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7 通讯员 王树丰 记者 徐华;中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成立[N];河北日报;2006年

8 沙吉旦·艾沙;浅谈双语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N];伊犁日报(汉);2008年

9 记者 刘菲;本报主办“第四届海外儿童中文夏令营”开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记者 刘昊;众多外企高管来京学汉语[N];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霜;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杨海明;生命度与汉语句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王媛媛;汉语“儿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亓文香;汉语典故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胡剑波;冒犯称谓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刘文正;《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基本句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姜莉芳;阿美语偏正短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艳;短语结构语法与依存语法的心理现实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曦;句群中的转折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欣欣;扩展型前序列的结构与作用—分析访谈节目Larry King Live[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史海菊;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瑞鹏;言语交际中连贯现象的关联理论解读[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5 陈霞;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曹丽英;论诗歌隐喻的特点、分类及功能[D];湘潭大学;2005年

7 王红;手机流行语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宁翠兰;隐喻在构建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林凌;成都方言语气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莹;现代汉语语篇中的隐现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9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19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