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20:22

  本文关键词: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理据性 集中识字 汉语思维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采用的基本上是西方语言的教学路子,采用的仍然是“词本位”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揭示汉字的表义和表音功能,使得汉字便于理解和记忆的优势变成了劣势,使汉语教学走了许多弯路;同时,这也违背了中国传统的汉语教学在基础阶段都是以识字教学为中心,“先识字,后读书”的教学思路。本论题旨在回归我国传统的“字本位”的教学策略,探索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核心作用,尝试应用汉语理据性编码的研究成果指导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帮助学生集中识字,迅速提高识字量,突破汉字关;辅助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汉语以“字”为本位,以“语义”为核心的观念,从而引导和促进学生确立“汉语思维”。本论文对于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文字教学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理据性 集中识字 汉语思维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绪论7-15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地位、作用综述7-9
  • 一、发展汉字教学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7
  • 二、汉字关——对外汉语教学的"拦路虎"7-9
  • 第二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现状9-14
  • 一、汉字教学与汉语听说、阅读、写作教学相脱节9-10
  • 二、汉字教学缺乏科学、统一的理论指导10
  • 三、汉字教学缺少实用且充分体现汉语特点的教材10-13
  • 四、汉字教学缺少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3
  • 五、汉字教学与中国文化教学结合不够紧密13-14
  • 第三节 "字本位"研究和其他汉字理据研究的启发14
  • 本章小结14-15
  • 第一章 汉语的理据性编码机制综述15-33
  • 第一节 汉语的理据研究的传统和成果概述15-20
  • 一、什么是理据15
  • 二、汉语理据研究的传统和成果15-20
  • 第二节 "字本位"理论的借鉴意义20-31
  • 一、"字本位"理论概述20-21
  • 二、"字本位"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借鉴意义21-29
  • 三、"字本位"教学的优越性29-31
  • 第三节 现代其他有关汉语理据性研究的新成果31-32
  • 本章小结32-33
  • 第二章 用理据性编码机制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能性33-50
  • 第一节 选择"500高频常用核心字"33-40
  • 一、为什么选取500个汉字?33-34
  • 二、选字的标准34-35
  • 三、具体选字步骤35-40
  • 第二节 "500高频常用核心字"的统计与分析40-43
  • 一、"500高频常用核心字"笔画、结构统计40
  • 二、"500高频常用核心字"的字理统计40-42
  • 三、"500高频常用核心字"组成字族、字组情况统计42-43
  • 第三节 "500高频常用核心字"理据性编码机制分析举例——以字为核心的语义系统的生成,语义核心观念的建立43-49
  • 本章小结49-50
  • 第三章 用理据性编码机制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50-57
  • 第一节 学界类似研究成果概述50-52
  • 一、"语素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50-51
  • 二、汉字教学和教学法研究及其成果51
  • 三、以汉字教学为纲的汉语教学体系的建立51-52
  • 第二节 "500高频常用核心字"体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52-56
  • 一、"核心字"体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分布性52-53
  • 二、应用"核心字"体系,以理据性为纲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实践举例53-56
  • 本章小结56-57
  • 结论57-62
  • 第一节 "500高频常用核心字"的学术意义和价值57-59
  • 一、"500高频常用核心字"的学术价值57-58
  • 二、"500高频常用核心字"体系的应用价值58-59
  • 第二节 "500高频常用核心字"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59-61
  • 一、选字的依据59-60
  • 二、选字的代表性60-61
  • 第三节 "500高频常用核心字"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展望61-62
  • 一、编撰字典61
  • 二、其他学术研究61-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7
  • 500 高频常用核心字数据统计表67-90
  • 致谢90-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嘉璐;;放开眼界,更新观念,让汉语走向世界——在北京师范大学纪念开展对外汉语教学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S1期

2 谢旭杰;;“汉语热”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J];湖北招生考试;2009年07期

3 刘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1年03期

4 晶磊;“中国文化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5 孙红娟;对初级水平韩国留学生连动句教学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S1期

6 王学松;;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与师资培养质量保障双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05期

7 朱博;;英汉问候语差异下的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5期

8 邓时忠;;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4期

9 翟燕;;由文化导入谈对外汉语专业汉语教学改革[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0期

10 洪琳;;浅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钟玖英;;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话[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执笔 高赛;汉语“走出去”是件大好事[N];光明日报;2010年

2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张普;现代远程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萍;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出版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7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8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10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许珊;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同义词辨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晓琼;颜色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媒介[D];兰州大学;2012年

4 冉建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D];兰州大学;2012年

5 曹少丽;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郑州大学;2012年

6 汪美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张f^文;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材中文化项目评估初探[D];南京大学;2012年

8 吴兰英;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2年

9 邹津津;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文化调适的个案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张云;中国强交际语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2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22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5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