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性反馈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更正性反馈研究综述
【摘要】:更正性反馈是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根据Hendrickson(1978)在其研究综述文章中所提,更正性反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不应该纠正偏误?(2)如果应该的话,什么时候纠正?(3)纠正哪些偏误?(4)如何纠正?(5)谁来纠正?文章从这几个方面分别论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讨论国内外语教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关键词】: 更正性反馈 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习得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更正性反馈(corrective feedback),也称为“负向反馈(negative feedback)”,是“向学习者表明他们使用的目的语是不正确的”。更正性反馈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命名。更正性反馈在语言学领域常常被称为“负向反馈”或“负面证据(negative evidence)”,在话语分析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葛现茹,高玉英;关于师生对纠正性反馈的态度的调查[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周冬梅;;论口语语法错误纠正的时机选择[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黄成夫;英语口语纠错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祖晓梅;;汉语课堂更正性反馈的调查与分析[J];汉语学习;2008年01期
5 张雪梅,戴炜栋;反馈 二语习得 语言教学[J];外语界;2001年02期
6 朱明慧;英语口语课中的纠错策略[J];外语界;1996年03期
7 孙燕青;重述: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反馈方式[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越竹;外语课堂语言错误的纠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洁仪;英语课堂上的教师纠错行为对学生语言习得(uptake)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欣;课堂纠错中的教师反馈和学生回应[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欢;对外汉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刘美玲;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口语纠错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君;徐志华;;大学英语教师写作反馈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潘晓东;徐建纲;;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3 陈婷婷;;浅谈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4 黄志梅;;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霍瑛;;纠正性反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6 王丹宇;;EFL口语教学中纠错的一种长效模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李凌云;试论非智力因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李红,吴胜梅;英语写作中教师反馈对学生注意影响的研究概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葛现茹,高玉英;关于师生对纠正性反馈的态度的调查[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谭照亮;卜太山;;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评改反馈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丽华;;从儿童母语习得看二语学习中的错误[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庞文慧;;大学师生对英语作文评改反馈异同分析[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归樱;面对面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重铸作用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吉乐;英语写作反馈模式的效能评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郑佩芸;基于网络书面实时交流的大学英语口语拓展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胡越竹;外语课堂语言错误的纠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6 秦悦;基于语料库的对高级学习者写作中词汇搭配错误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7 陈建生;英语词汇教学“石化”消解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胡丹;学生视角的中国教师批评话语的功能—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谭芳;巴赫金理论视域下的外语对话课堂理论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蓉;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重述对学生口语产出的影响[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丁玉凤;不同类型的纠正性反馈对学生写作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政;增强语言输入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池红;初中英语课堂反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蕾;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的英语写作错误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唐蜜;高职院校学生典型语音错误成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可;关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师反馈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艳;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的显性语用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婷婷;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师反馈语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慧惠;多稿与单稿写作对英语写作质量的不同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对学生外语课堂交际纠错态度的调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吴祚安;课堂上口语错误的处理[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葛现茹,高玉英;关于师生对纠正性反馈的态度的调查[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黄成夫;英语口语纠错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胡亦杰;黄可泳;;教师信念与口语错误的更正[J];国外外语教学;2003年04期
6 刘绯;国外著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综述[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翟英华;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纠正错误的技巧与方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8 刘清平;初级阶段口语教学中的纠错策略[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周士平;张林军;;国外外语课堂教学研究对开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的启示[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黑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纠错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唐洁仪;英语课堂上的教师纠错行为对学生语言习得(uptake)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施光;纠错与接纳:中学英语课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小英;汉语课堂话语模式分析及其教学启示[D];暨南大学;2005年
5 曹玉米;英语课堂活动中的口语错误反馈[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欢;对外汉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昱;;伴随着词汇学习与对外汉语教学[J];延边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周珊;杨同用;;浅论文化背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计道宏;;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质浅议[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姚晓波;陈方方;;对外汉语教学与中介语理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史有为;;对外汉语教学最低量基础词汇试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1期
6 李林立;;从搭配问题看中级汉语词语教学[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庄杨;;浅议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才智;2010年05期
8 何建;朱岚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以泰国萱律实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例[J];学理论;2010年23期
9 ;第4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汉语教学》创刊20周年笔谈会[J];国际学术动态;2008年04期
10 ;南开大学成功举办首届对外汉语教学高级研讨班[J];南开语言学刊;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家炜;;国内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二十年[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军;薛秋宁;;语际语用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启示[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4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5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6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7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8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3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4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冰洁;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人事报;2007年
6 刘菲;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华文化远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本报记者 红娟;李朋义:厉兵秣马“抢滩”对外汉语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记者 郝中实;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汉语“走出去”[N];北京日报;2006年
9 实习生 杜静 王华;全球汉语热升温,你准备好了吗[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记者 冯爱君;我省将派20名赴美汉语教学志愿者[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孙Y冒,
本文编号:861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6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