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语义透明度与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语理解

发布时间:2017-09-25 19:21

  本文关键词:语义透明度与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语理解


  更多相关文章: 语义透明度 熟悉度 汉语二语学习者 词语理解


【摘要】:本实验研究表明,合成词的语义透明度和熟悉度均影响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语理解。无论生词还是熟词,透明词都易于理解,不透明词则难以理解。词语熟悉度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语理解方式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熟悉词倾向于整体理解,不熟悉词则倾向于拆分理解。因此,对外汉语合成词教学中,对透明词可适当拆分讲解,对不透明词则宜整体讲解。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
【关键词】语义透明度 熟悉度 汉语二语学习者 词语理解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现代汉语中合成词中,有些词很容易据构词语素推测整词词义,比如“朋友”、“机场”,有些词从构词语素去推测整词词义则容易出错误,比如“风度”、“胜地”。心理学研究中使用“语义透明度”(semantic transparency)的概念来表达复合词整词与其构成语素在语义上的相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彩华,李镗;语义透明度影响儿童词汇学习的实验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莉;韩玉昌;;阅读不同难度水平英文文章的眼动特征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许建中;语文学习规律研究刍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3 朱志平,哈丽娜;波兰学生暨欧美学生汉字习得的考察、分析和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4 刘伟,张必隐;汉字的心理贮存和认知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第三声听辨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冯丽萍;对外汉语教学用2905汉字的语音状况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7 陈慧;汉字加工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肖模艳;;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国俗词语释义方法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郑继娥;汉字认知心理研究成果与汉字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徐建平;;汉字键盘输入技能认知学习过程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昝飞;聋生汉字加工中语音编码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一源;汉语认知的脑内信息加工模式[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刘春玲;弱智儿童语义加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袁茵;听觉障碍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焕宝;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振国;语义加工中汉语概念特征的差异性效应[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蓉若;初级阶段非洲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里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静;初中级阶段泰国留学生汉字部件学习策略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宇泉;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介词偏误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雪晴;儿童对汉语成语理解的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丽蓉;“现代化象意图解识字教学”之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董芳芳;初中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字偏误调查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晴;初级阶段汉字特点与留学生汉字习得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春茂,彭聃龄;合成词加工中的词频、词素频率及语义透明度[J];心理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宣;;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释义”模式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年03期

2 王春茂,彭聃龄;重复启动作业中词的语义透明度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年02期

3 徐彩华,李镗;语义透明度影响儿童词汇学习的实验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4 高兵,高峰强;汉语字词识别中词频和语义透明度的交互作用[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5 干红梅;;语义透明度对中级汉语阅读中词汇学习的影响[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1期

6 周海燕;舒华;;汉语音-形通达过程的同音字家族数效应和语义透明度效应[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7 宋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参与构词的语义透明度及来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柳莉;;语义透明度和词的理据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王春茂,彭聃龄;合成词加工中的词频、词素频率及语义透明度[J];心理学报;1999年03期

10 胡丽平;;拼音文字中复合词表征[J];海外英语;2012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馨;白学军;臧传丽;;汉语双字词语义透明度的眼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馨;汉语双字词语义透明度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兵;中文双字合成词加工中的透明度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志坤;《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级双音节词的语义透明度分析[D];暨南大学;2014年

4 吴杏红;四种句子语境及语义透明度对高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成语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5 俞林鑫;汉语双字词词素与整词语义表征相互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左一飞;字本位教学法实证研究及其对词汇教学启示[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19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19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9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