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科研服务品牌的创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方向--基于广东高校科研群体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8-01-11 06:29

  本文关键词:科研服务品牌的创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方向--基于广东高校科研群体的调查 出处:基于广东高校科研群体的调查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广东高校 科研环境 科研管理 科研服务品牌


【摘要】:通过对广东省科研群体的实证研究,重点调查其科研信息的获取渠道、对广东省各级科研项目的公正性与透明度感知、对各级科研部门的科研服务态度和效率及水平的评价、对科研服务品牌创建的认同,从而进一步分析广东省整体科研环境和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创建科研服务品牌是促进科研管理创新、优化科研环境的重要路径和方向;同时提出必须构建即时、互动的科研服务平台,创建公正、透明和高效的广东科研服务品牌。
[Abstract]: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group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access to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tion, and the perception of fairness and transparenc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t all level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 attitude, efficiency and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the identif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 brand establishment, and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on this basi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 brand is an important way and direction to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optimize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real-time, interactive research service platform and create a fair, transparent and efficient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 brand in Guangdong.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广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2013WSYS0002) 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优化科技环境与创建科研服务品牌——基于广东高校科研群体的实证研究”(2014A07070400)
【分类号】:G644
【正文快照】: 1研究缘起1.1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在国际竞争力理论和测度以及分析和研究中,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都非常重视科技竞争力的作用。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科技环境对科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研环境对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玲莉;高校科研管理的新变化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8期

2 陈杰,田珍,肖引;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8期

3 傅廷斌,李建平;高校科研管理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1期

4 仇国阳;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6期

5 朱建成;21世纪高校科研管理干部素质浅议[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潘启亮;浅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对策[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7 杨力;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8 王世亨,周蓉,杨晓娟;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研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2期

9 董安然,马跃,霍良,何安涛;论高校科研管理重心位置[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2期

10 贾毅华,贺林科,赵哲义;医学高校科研管理改革思考[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桂秋;宋学军;;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晶;;对构建高校科研管理学习型组织的几点思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3 顾小渝;;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策略探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潘斌;;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科研管理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5 石磊;;对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孙跃武;迪丽拜尔;庄建志;孟军;;对当下高校科研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7 特布沁;贾永峰;张斌;侯峰;李常胜;刘志跃;;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应具备的素质和提高途径[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苟静平;陈玉江;;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三辑)[C];2012年

9 杨德禧;;浅谈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与科研群体优化战略[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10 郭莹;王玲;雷智中;;浅议高校科研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焦新;为规范高校科研管理保驾护航[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省教育科学院 李倡平;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要坚持“三个理念”[N];湖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杨晨光;教育部完善六项机制加强高校科研管理[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陈玉江 苟静平 吉林大学农学部;增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群众观念[N];吉林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黄蔚;高校科研管理经费多少为宜?[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记者 范绪锋;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先进受表彰[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记者 朱文琴;教育部表彰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陆健;教学科研:鱼和熊掌兼得[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香;高校科研管理法制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丹;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刘林枫;上海地区四所“985工程”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吴茵荷;香港高校科研管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5 方梅;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6 蒋文;高校科研管理视角下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7 谢敏;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8 张玉霞;加拿大高校科研管理变革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9 梅耀敏;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10 胡宪君;适应创新要求的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8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08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5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