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以“IBE”为特色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实践

发布时间:2018-01-24 23:41

  本文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IBE 全链条式 出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时代高才"为核心,以"IBE"为特色,积极倡导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与国际教育无缝衔接、以创新成果转化为依托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系统构建以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技能提升、创业项目优化、创业融资对接、创业团队孵化等环节为核心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深入探索通识教育、辅修学位、国际合作、模拟实践、基地孵化等"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积极构建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投、创富"六创"协同的创业教育系统,努力探索具有浙大特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辐射全国。
[Abstract]: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takes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talents of the times" as the core and "IBE" as the characteristic. It actively advocates the close integration with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seamlessly link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 orientation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The system constructs the "full chain"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key links of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entrepreneurial skills enhancement, entrepreneurial project optimization, venture financing docking, entrepreneurial team incubation and so on. Deeply explore the "five-in-one" path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uch as general education, minor degre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imulation practice, base incubation and so on; Actively build creative, innovative, creative, entrepreneurial, venture capital, rich "six creative" collabor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str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world level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and radiate the whole countr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浙江大学战略发展研究院;
【分类号】:G647.38
【正文快照】: 创新创业是时代的召唤,是国家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立足于浙江省创新创业的悠久历史和浓厚氛围,结合浙江大学深厚的创新创业文化积淀,1998年以来,浙江大学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深化科教融合与实践育人为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斌;杨志群;陈丽冰;;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4年03期

2 张竹筠;;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5年S1期

3 张海燕;;海外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8期

4 张玉利;;创业教育的定位与教学方法[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11期

5 王毅;;中美两国大学创业教育之比较[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6 本刊评论员;;对症大学生创业“盲目病”[J];科技创业;2007年02期

7 徐建军;徐鸣;;论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祁保华;张建波;;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及启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8期

9 熊晓亮;;美国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特点分析及其启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柴旭东;;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大学创业教育比较[J];高校教育管理;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胡永友;;创业教育——促进社会、教育、个人共同发展的纽带[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志军;;论创业教育的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强;李二勇;;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创新研究——以北京为例[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4 修昌;徐章辉;;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兼论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晏兵成;搭建平台,扬起西部创业风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杜安娜;大学创业班:企业家的摇篮?[N];广州日报;2009年

3 李萍 王建平;我们需要怎样的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周建豪;大学创业教育备受关注[N];中国现代企业报;2010年

5 记者 江迪;大学生创业呼唤环境改善[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宁锐;创业教育应从小学到大学全贯通[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创业教育,如何才能更“给力”[N];文汇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黄文;创业教育应避免“好心办坏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刘茜 整理;创业教育 大有可为[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吴重涵;扶持大学生创业责无旁贷[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鹏;学术创业的大学内部组织环境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潘晨芬;大学生创业管理的对策与措施[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萌;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严桥桥;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胡娜;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王晓青;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陈伊玲;泉州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8 阮思思;大学生创业中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程宝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赵燕妮;山西省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1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61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9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