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中国高校就业工作四个主体领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论析

发布时间:2018-02-02 08:26

  本文关键词: 高校就业工作 发展历程 咨询指导 市场建设 信息服务 就业研究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高校就业工作从以毕业生的分配与安置工作为中心的一元主体,逐步发展为以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涯发展为中心的多元指导、咨询、服务体系,就业工作的主体领域也由单纯的就业管理逐步发展演变为包括指导咨询、市场建设、信息服务与就业研究在内的四个主体领域。厘清四个主体领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对于宏观把握高校就业工作的发展规律,科学预测发展方向,加强工作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Abstract]:In 1980s, with the transi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the employment system of college graduates has also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gradually implementing the self-employment of graduates. The system of "bidirectional selection" of employing units. The employm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placement of graduates. Gradually development to help students to achieve career development as the center of multiple guidance, consulting, service system, employment work from the main field of employment management gradually evolved to include guidance. Market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employment research in the four main areas.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main areas and trends, for macro-grasp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ally predic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作者单位】: 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编号:2015-54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编号:NCET-13-0722)
【分类号】:G647.38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新制度的推行必然需要新的体制机制与之相适应,中国高校就业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高校就业工作从以毕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彦斌;从高校就业工作部门的属性谈就业工作的机制创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年01期

2 余新丽,费毓芳;构建新的高校就业工作评价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4期

3 曹新美,曾泽鑫;论高校就业工作向“四化”模式的转变[J];党史文苑;2004年12期

4 何一萍;高校就业工作应解决的三大问题[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侯济民,马琨茂,王会文;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彭远威;曾亚纯;;关注弱势群体 促进高校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Z2期

7 刘淑玲;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2期

8 吴云清;高校就业工作要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4期

9 吕鹏,陈伟;高校就业工作因“网”而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8期

10 赵滨;;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完善高校就业工作机制[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诚;我省首次将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纳入高校就业工作考核[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胡亚莉;高校就业工作缘何广种薄收?[N];组织人事报;2009年

3 记者 汪瑞林;教育部推广50所高校就业工作典型经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李明宇;大学生职业教育要量身定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治国;学历加技能 迎战“就业季”[N];经济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姜泓冰;“青春表达”融入“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王黎黎;就业环境在改变[N];南宁日报;2012年

8 张培德;构建高校就业工作评价体系[N];组织人事报;2005年

9 记者 梁杰;大学生:热衷商业赛 敲开就业门[N];人才市场报;2008年

10 周颖;福建联通设立节目帮助学生就业[N];人民邮电;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升忠;基于4Ps理论的高校就业工作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2 李Y,

本文编号:1484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84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3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