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选题:互联网 + 少数民族 ; 参考:《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网络的日益普及给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造成了民族意识淡化、身心健康受损、道德意识弱化、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这些对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优化网络环境,增强信息认知能力,发展校园文化,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等措施来规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行为,促进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其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文章首先在绪论部分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陈述;并在相关概念中对有关定义、内容和基本理论做以阐述。然后分别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也是本文写作的重点。进而从网络的特点出发,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经济、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必要性,同时,就我国政策、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网络的优势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着重从建立“红色网站”占领网络教育主阵地;创新网络教育方式方法、使其向开放式、互动引导等方向转变;把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增强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意识;完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健全的网络体系;加强技术攻关力度,建立技术上的“防火墙”;加强优秀网络平台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建设;促进学校、家庭与社会,网络与传统教育方式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的相互融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我们做好这方面工作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
[Abstract]: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caused problems such as the desalin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e impair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weakening of moral consciousness, the indiffere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etc. These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national unity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healthy growth of ethnic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we must do a good job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optimize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formation cognition, and develop campus culture. To improve the moral cultiv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network and other measures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literacy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Firstly,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background, the significance, the main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topic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tated, and the relevant definitions, contents and basic theories are expounded in the relevant concepts.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 which is also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Then,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and expounds the necessity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y, culture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policy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twork. Finally, the article focuses on establishing "red website" to occupy the main position of network education, innovating the way of network education, making it change to the direction of opening and interactive guidance, combining network culture with campus culture, and so on. Strengthen the network consciousness of the educators, perfect the network 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 the perfect network system, strengthen the technical tackling the key problem, establish the technical "firewal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cellent network platform; Through various ways to strengthen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network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 methods, as well as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non-minority studen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us to do a good job in this field.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格日勒图,青格勒图;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工作论坛;2003年03期
2 席琳琳;你在北京还好吗?——纵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京就业现象[J];中国民族;2004年02期
3 罗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刘艳;张玉玲;孙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刘艳;;以新农村建设为机遇 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李雪静;;略论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周伟昌;;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年11期
8 李志英;郝宇锋;摆小林;李鸿雁;;家庭状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09期
9 买买提江·依明;;如何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2期
10 九月;赵剑峰;;民族身份对我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锋;李灵;;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压力水平状况及其压力源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普丽春;;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董军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4 文雅;高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教育探讨[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5 刘立新;刘秀艳;;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索——以京蒙高校为例[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余海波;;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校园文化[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黄羽新;;立足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管理和改革——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之二[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8 李军平;;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普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泽泉;;论诚信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龙群;潘欣颂;;伊斯兰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建设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高校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尹晓华 实习生 邓果;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大学生联谊会成立[N];四川日报;2007年
2 周健;我市召开少数民族大学生座谈会[N];安康日报;2008年
3 记者 董乐平 冯树伟;图们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N];延边日报;2008年
4 傅晓明(作者单位:西安教育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现状初探[N];中国民族报;2002年
5 记者 章利新;少数民族大学生访台 演出收入捐灾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本报记者 纪军 通讯员 张涛;756名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扎根基层[N];阿克苏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华;宁夏建行350万元资助少数民族大学生[N];宁夏日报;2010年
8 高欣萱;全国首个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园落户贵阳[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 执笔 陈宪章 赵铸 江远;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4年
10 ;民族省区多管齐下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N];中国民族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杨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金学官;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娜;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包文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史莎莎;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赵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及其导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才让多杰;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王宝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7 李忠贤;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与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美合日班·图尔荪;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秀艳;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4年
10 侯悦;在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21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2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