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双一流”视域下一流学科建设综合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基于波士顿矩阵和两因素聚类分析法

发布时间:2018-06-30 05:31

  本文选题:波士顿矩阵 + 聚类分析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7期


【摘要】:在国家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高校要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好一流学科,就抓住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基于波士顿矩阵和两因素聚类分析法对一流大学学科整体实力进行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可以合理划分学科"实力与结构"的分层,系统规划学科"战略布局",选择和实施学科"扶优战略、提振战略、优化战略、淘汰战略",建立一流大学良好学科生态,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Abstract]:In the "overall Plan for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 published by the State, it is proposed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urther optimize the discipline structure, refine the direction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highlight the key point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Build a batch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world-class disciplines. To build a first-class discipline, we should grasp the foundation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rst-class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irst-rate university discipline based on Boston matrix and two-factor cluster analysis, the "strength and structure" stratification of the discipline can be reasonably divided. System planning discipline "strategic layout", selecting and carrying out discipline "support excellent strategy, boost strategy, optimize strategy, eliminate strategy", establish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y good discipline ecology, promote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y to build the world first-class disciplin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发展规划处;
【基金】: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高校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经费管理中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研究”(编号:2014LZY008)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傅雷鸣;陈一飞;;学科“品牌特色”的构建与形成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08期

2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年32期

3 李元元;;持续抓好学科建设 不断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19期

4 陈远平;周子博;邵培培;;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科研产出均衡度评价[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克高;林顺浩;;高校教育基金会内部治理有效吗?——基于262家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实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05期

2 张强;王建升;杜启振;;“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创新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迟晶;王瑞;鲍旭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推广——以吉林大学唐敖庆班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4 魏伟华;洪林;;“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8期

5 黎慧钦;;回归与突破:大学科层制的反思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年14期

6 马利凯;;“双一流”视域下一流学科建设综合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基于波士顿矩阵和两因素聚类分析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7期

7 张小兰;韩薇;吴咏梅;刘华翔;;“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培养浅谈[J];科技风;2017年03期

8 管翠中;范爱红;贺维平;赵杰;孟颖;;学术机构入围ESI前1%学科时间的曲线拟合预测方法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22期

9 何述义;胡红英;;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及组织优势分析[J];高教探索;2016年12期

10 崔瑾;朱星;杨立勇;;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思考[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秀琼;谌跃龙;吴小节;;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政策体系的建设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2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沿课题及应有态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3 王建华;朱青;;对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12期

4 王建华;;知识规划与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5 张红霞;高抒;;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全面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4期

6 李伟;平章起;;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为契机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基于全国20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7 刘小强;;走出一条学科建设的新路子——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思想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8 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9 李海斌;王琼海;;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的局限、修正及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3期

10 马峥;俞征鹿;袁军鹏;苏成;胡志宇;潘云涛;武夷山;;比较研究各国科研机构论文产出的基尼系数[J];科学学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如何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J];中国电子教育;2000年04期

2 刘伟;发挥老系优势 建设一流学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刘永昌,于在平,杨晶,田新红,王煜;内聚合力 外图拓展 建设一流学科[J];高等理科教育;2002年03期

4 刘永昌,王康;创建一流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5期

5 刘经南;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 推进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Z1期

6 杨潮,邢以群,陈抗生;用好职务岗位资源 推动一流学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7 王杰;奋发努力争创一流学科[J];广西高教研究;1999年01期

8 柴天佑,王伟,邵诚;勇于探索 建设一流学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6期

9 刘承功;;一流学科建设要加强顶层谋划[J];上海教育;2012年28期

10 徐小洲;梅伟惠;;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起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瞿振元;创一流学科 建和谐校园 促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李薇薇;建设一流学科要有一流思维[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李雪林;没有一流学科,何来一流大学[N];文汇报;2010年

4 秦小梅 驻站记者 贾国祥 本报记者 蔡桂林;为建设一流学科而拼搏[N];人民武警报;2014年

5 通讯员 闫健卓 刘玮 蔡朔 刘冰 本报记者 仇方迎 赵凤华;点面相辉:北工大探索一流学科建设[N];科技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焦苇 记者 樊丽萍;上海将动态监测一流学科建设[N];文汇报;2014年

7 记者 齐小英;西工大以一流学科打造一流人才[N];陕西日报;2009年

8 汪大勇;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大学[N];光明日报;2001年

9 记者 谢思佳 通讯员 岳宗 符信;建设一流学科 打造创新高地[N];南方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伟;建设一流学科 培养一流人才[N];广东科技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悦青;基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世界一流学科遴选与分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5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85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