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集群化建设助推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本文选题:专业集群 + 应用型 ; 参考:《教育评论》2017年11期
【摘要】:自教育部实施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一重大战略以来,各省地方本科高校积极探索实践应用型改革发展之路。福建工程学院开展专业集群化建设,推动学校适应区域产业链需求,使专业办学的主要环节和关键要素向应用型转变,助推学校整体转型。
[Abstract]:Sinc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mplemented the major strategy of transforming ordinar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arious provinces have actively explored the road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oriented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uji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arried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luster to promote the school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chain, to make the main links and key el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school to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sform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overal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
【作者单位】: 福建工程学院;华侨大学;
【基金】:2016年度福建省教学改革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服务区域产业转变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与实践”(编号JZ160150)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重点课题“以‘新工科’为抓手,助地方工程本科校应用型转变”(编号FJJKCG17-06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院计算机系专业设置阵容强大,布局合理[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大学专业设置应从专业及学校实际出发[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07期
3 唐依民;高等院校专业设置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1997年02期
4 侯文华,管德明;高校专业改造之我见[J];南通工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5 陈太平;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与建设[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6 李荔;;论专业建设的生态转向及策略[J];教书育人;2012年33期
7 段贻民,李岚发;我校专业建设工作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01年02期
8 周富春;高校申办新专业的意义及实施程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1年01期
9 梁保国;论专业开发[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04期
10 谭荣波;“源”与“流”:学科、专业及其关系的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天平;;高校专业拓宽的原则探讨[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马永霞;姜兴健;;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左海芳;;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专业设置与美加两国的对比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王波;谭颖;徐娟娟;朱启臻;;世界一流涉农大学专业设置的特点[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双群;王英;;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晴婧;;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同质化:问题与对策[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袁志忠;翟利艳;;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与素质教育探讨[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郭宝龙;赵韩强;;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陈丽瑶;;欧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特色及对我国的借鉴[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惠圣;;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就业[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霏;新专业不是挂块牌子就能“开张”[N];工人日报;2014年
2 孙立群;让“专业设置”有的放矢[N];浙江日报;2004年
3 唐卫民;地方高校应实现专业转型[N];光明日报;2007年
4 葛剑雄;大学专业设置不应强求一律[N];科技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熊彦清;传统文化领域成高校新增热门专业[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未名;村官专业需谨慎前行[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7 记者 李伦娥;湖南严把高校新增专业“关口”[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北师大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李宝元;用冷静头脑审视“十大热门专业”[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韩士德;高校专业到底该怎么设[N];科技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程义峰 周慧敏;葛剑平委员:高校患了专业“求全”病[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恒;大学延伸专业学生感知质量对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相关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于海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中的专业改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慧敏;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万梦君;大学生专业满意度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桂涌祥;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制度变迁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6 杨慧;河套学院专业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5年
7 许忍;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8 陈枝叶;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雨清;基于学生就业视角的高校专业建设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卢风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本科专业设置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92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9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