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22 13:46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效应:一方面,区域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区域高校为支撑,以高校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加速并提升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区域高校与地方经济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被称为"耦合"。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based o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local economy, accelerate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local economy. This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universities and local economy is called "coupling".
【作者单位】: 淮阴工学院科技产业处;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苏北地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C-c/2016/01/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勇;;浅论产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就业的协调机制[J];科技信息;2011年32期

2 郑彩莲;;大学生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联度研究与对策分析——以浙江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声音[J];中国就业;2013年03期

4 唐靖廷;王剑;;广东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技能型人力资源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6期

5 李士明;余桦;;依托高校构建EAP助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6 易飚;胡清;;区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7 魏霄迈;钱敏;张美琴;;“五次转型”撬动南通工贸学院升级杠杆[J];中国培训;2013年09期

8 刘峗,杨秀军,黄远友;论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郑雅萍;;素质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与经济;2001年01期

10 张辉;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J];教育探索;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青;;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2 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铁璐;李学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体会[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4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潘瑞芳;;浅谈基于“六西格玛”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策略[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慧;;西部开发为云南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国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教育改革协调发展[N];光明日报;2010年

2 下城报道组 赵明邋记者 王成;校区“联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N];杭州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高志全;引进高校创新力量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N];东莞日报;2012年

4 周斌;我市多举措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N];鄂尔多斯日报;2014年

5 浙江工商大学 袁金祥;高校应主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N];光明日报;2011年

6 何娅;浙江外院在全国率先开设“养生旅游”课程[N];中国旅游报;2011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谢苗枫 实习生 孙琳;不向“大社会”放权 何来“小政府”建设[N];南方日报;2012年

8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杨晓波;再投7亿提升高教服务地方能力[N];宁波日报;2011年

9 浙江大学校长 杨卫;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记者 胡键 周志坤 刘三琴 通讯员 符信 粤仁宣;首届中国(广东)博交会佛山开幕[N];南方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盛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瑶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互动效应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2 崔素霞;产业转型升级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3 钱小波;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郭铭扬;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6 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钱梦琴;校办社工机构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共生”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潘梅芳;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与运行质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姚莹;实践教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6年

10 武斐;孔子人才观对“90后”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启示[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37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137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d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