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诊断与改进:哈佛大学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1 07:11
【摘要】:通识课程教学的质量是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哈佛大学为个案,通过分析其评价组织架构、评价方式手段以及教学提升策略来探究通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特点。哈佛大学采取"监控-诊断-改进"的路径,师生作为评价主体积极参与各类评价活动,形成了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的通识教育质量评价文化。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高校学科专业评价现状与学科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5JSJG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美仪;通识课程设计与新学科的开发——论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两条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2 董云川;张建新;;通识课程与大学文化[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左崇良;;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实践的误区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4 李会春;;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4期

5 庞国斌;;试论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走出困境的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2期

6 庞国斌;刘桂君;;通识课程建设:一个急待厘清和研究的问题[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庞国斌;;大学通识课程建设:亟待走出误区的藩篱[J];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8 肖守柏;肖丽梅;;美国大学通识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科技广场;2008年04期

9 刘薇;唐铁军;;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10 柴永昌;;试论高校通识课程模块体系的设置[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艺霖;;工科类高校本科通识课程建设的问题与思考——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 温儒敏;通识课程不能满足于“知识拼盘”[N];光明日报;2013年

2 黄大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部;构建涉外高校通识课程体系[N];组织人事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任敏;清华教改:本科大拓通识课[N];北京日报;2014年

4 武汉大学 冯惠敏;提高大学通识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5 上海大学教授 浦家齐;让大学生走近哲学[N];解放日报;2012年

6 记者  姜澎;院士执教通识课最受欢迎[N];文汇报;2006年

7 陈洁;莫让通识教育缺席(下)[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洪春生;让学生自己当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9 陈洁;通识教育悄然回归[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河南中医学院院长 郑玉玲;中医院校通识教育须立足传统文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双;美国通识教育对我国大学通识课程改革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2 姚兰英;我国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肃婷;大学通识课程评价初探[D];汕头大学;2007年

4 刘小兰;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内容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梁海霞;陕西省普通高校通识课程内容体系设置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裴利娜;我国大学通识课程改革的政策变迁研究(1978-2011)[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盘美秀;大学通识课程体系绩效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朱荣;地方师范高校通识课程实施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9 徐卉;面向工科专业本科生的通识课程教与学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白兆锋;西藏大学通识教育实施及通识课程构建可行性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01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301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c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