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9 12:45
【摘要】: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教育强则国强”、“立德树人”等重要理念,提出要积极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习近平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就是培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而要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人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因此,必须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努力提高大学生道德自觉、政治理念、民族精神的树立,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简单表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与论题研究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梳理习近平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他在不同场合所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采用的方法。第三章与第四章相互联系,第三章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整体发展中所处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第四章则对应第三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结合习近平讲话中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思想理论,分析了习近平对高校提升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强化教学任务、充实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性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的时间可能不如其他大多学科形成时间长,但它的存在历史却可以追溯到教育起源的时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技能之外的人的素养的重要性,承担着为社会培育英才的高校,自然而然成为了培育人内在品质的先行者与支持者,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论述,是新时期指导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航标,指引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完善。
[Abstract]:In December 2016, a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i Jinping stressed the important concepts of "education is strong, country is strong" and "building up people by virtue", and put forward the need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Xi Jinping pointed out that the task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integrity and beauty.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important talents nee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indispensabl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moral consciousness, political idea and national spirit, thu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full text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es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Xi Jinping'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methods he put forward on different occasions. The third chapter is mainly from the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deas / models and mechanis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put forward various problems fac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wadays. The fourth chapter corresponds to the problems raised in the third chapter.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ies in Xi Jinping's speech, this paper analyzes Xi Jinping's promo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ing teaching tasks and enriching the contents of education. Perfect the guiding thought of education method and so on. The hist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may not be as long as that of most other disciplines, but its existenc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origin of educ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quality of people outside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they are undertak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cultivate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and naturally become pioneers and supporters of cultivating people's internal qualities. Xi Jinping's theoretical exposit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navigation mark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iplin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and to guid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跃宏,王丽红;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艺术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0期

2 宋绍峰;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3 郝贺;正确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4 杨忠革,于冰;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5 韩映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龙头带动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6 王颖辉;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7 吕绳振;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方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姚红光;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9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挑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朱勋春;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86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386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4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