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全球大学排名、科研评估与高等教育重构——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的案例比较

发布时间:2019-04-17 09:07
【摘要】:基于中国内地、香港、日本的三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案例,批判地审视了三个大学系统的科研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应对来自评估的压力。实证数据表明:香港高校的科研产出国际化程度最高,内地高校的人均科研产出最多,日本高校介于两者之间。由此认为,全球大学排名已经形成"专政式"的系统控制,主宰了高等教育的系统重构。为扭转全球大学排名倚重英文科研成果,滥用量化标准和缺乏伦理价值判断的趋向,中国高等教育应制订相关政策帮助高校致力于自身使命,采取相应的国家行动从根本上杜绝这类畸形的、大跃进式的、非理性的竞赛运动,引导高校可持续发展。
[Abstract]:Based on the cases of three top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Japan, it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three universities' systems responds to pressure from assessment. The empirical data show that Hong Kong universities have the highest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mainland universities have the highest per capita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and Japa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between the two. Therefore, the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 has formed the "exclusive" system control, which dominates the system re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verse the tendency of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s to rely on English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buse of quantitative standards and lack of ethical value judgment,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formulate relevant policies to help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mit to their own mission. In order to guid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rresponding national action should be taken to put an end to this kind of abnormal, great leap forward and irrational competition movement.
【作者单位】: 香港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世界大学联盟资助项目(RDF/WUN Ref4930217)
【分类号】:G6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士俊,薛乃卓;试论大学排名及其评价主体的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6期

2 谭必成,王敏,陈志国;以创新精神抓基金管理,努力提升大学排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杨移贻;“大学排名”是“国际惯例”[J];教育与现代化;2002年03期

4 肖海涛;对大学排名的三点看法[J];教育与现代化;2002年03期

5 许建领;中国大学排名的“是”与“非”[J];教育与现代化;2002年03期

6 陈伟,裴旭;关于大学排名有关问题的讨论[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12期

7 洪兴建 ,高鸿桢;中国大学排名目前存在的不足及改进[J];中国统计;2003年12期

8 陶家柳;大学排名四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5期

9 耿有权;关于中国大学排名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5期

10 刘伟,叶显发;对我国大学排名活动的再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耀铭;;浅析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和一流大学的特征[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金胜利;;我国大学排名制度构建的几点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3 刘靖;;大学排名现状研究综述[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海兵;我国目前不宜进行大学排名[N];东方早报;2005年

2 策划、采写:汪大勇;我国目前不宜进行大学排名[N];光明日报;2005年

3 新华每日电讯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大学排名不能围着北大清华转[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4 香港中文大学学哲系教授 刘笑敢;大学排名之荒所谬在[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湖南大学教授 文双春;港校为何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抢眼?[N];中国教育报;2014年

6 记者 夏晓;中国内地三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百强[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7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人才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 肖鸣政;大学排名何时走向科学与公正[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顾海兵;无公信力的大学排名有害无利[N];人民日报;2005年

9 ;公允难却影响大,美国校长也为大学排名头痛[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梦薇 特约记者 吴怡;大学排名亟须“冲破黑幕”[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亚兰;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及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梁卿;大学排名过程的反思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茵;我国大学排名机构的功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2 陈力恒;美国大学排名研究及启示[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潘昱霖;《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名与德国CHE排名的比较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5年

4 马胜男;中美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5 赵锋;“U-Multirank”评价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6 纪晶晶;中美英典型新闻媒介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樊桂清;关于我国大学排名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刘芳;我国大学排名和科研定量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周锣莹;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批判与借鉴[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任永灿;国内外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特征及趋势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59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459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3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