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重构传统文化的符号空间:书院人文教育的现代性困境与突围路径

发布时间:2019-07-29 14:21
【摘要】:书院的人文教育精神成为当前传统文化热的一个焦点,却遇到传统文化断层与中西方文化冲突的现代性困境。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观照书院人文教育中的文化现象,发现书院人文教育的现代性困境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符号空间的断层与破碎的问题。缘于此,基于普遍人性解构书院人文教育的传统文化符号空间成为突围这种困境的一种可能性。拓扑变形成为全息式文化符号空间创生的基本途径,成为重构现代书院人文教育的传统文化符号空间的一种理论可能,并存在三种路径:"求同存异"、"异而化之"与"生生不息"。
[Abstract]: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spirit of the Academy has become a focus of the curr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fever, but encountered the modern dilemma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By using the theory of cultural semiotics to observe the cultural phenomena in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of the Academy, it is found that the modern predicament of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the Academy is actually the fault and fragmentation of the spa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s.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break through this dilemma based on the universal human nature deconstruct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 spac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academies. Topological de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basic way to create holographic cultural symbol space, and it has become a theoretical possibility to r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 spac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modern academies, and there are three paths: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changing" and "living forever".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大学章程实施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项目编号CIA130171)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粟品孝;《四川书院史》读后[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03期

2 林吉玲;明代运河区域的书院教育[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赵旗;宋代书院的兴起及其意义[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侯宏业;;宋代理学和书院教育在河南的发展及其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4年20期

5 李才栋;从早期江南三书院看书院教育、科举制度的互动关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6 李才栋;访台书院纪行[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9期

7 王伟康;扬州书院略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郑万祚;;韩国书院研究动向综述[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肖永明;商人对书院发展的推动及其动机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10 河边;;漫谈书院[J];中国考试;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方平;;元代书院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杨晓斌;黄新宪;;清代榕台书院的历史渊源[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4 杨龙;;江西的书院与书院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顾宏义;;王夫之论宋代书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魏金玲;;浅述都昌书院之一二[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8 雷凤忠;郭大卫;;书院教育在兴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董茸;;试论致用书院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启示[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10 方彦寿;;黄iτ肽纤胃V菔樵航逃齕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广生 刘建岱;宋元书院之盛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李广生 刘建岱;明清书院兴与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朱文全;乐山书院的缘起与命名[N];乐山日报;2009年

4 朱文全;乐山书院的教学[N];乐山日报;2009年

5 周武现;修水古书院 育人知多少[N];九江日报;2009年

6 记者 吕sァ∈迪吧,

本文编号:2520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20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