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学研究异化的表现及原因探析——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9-09-18 03:33
【摘要】: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高校的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劳动,其异化的主要表现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研究者与自己的产品相异化、研究者与自己的研究过程相异化、研究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研究者与他人的关系相异化。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而自然形成的分工又导致了异化劳动。因而高校科学研究异化的根源很可能也是由某种分工、分离或背离引起的。部分教师从教学岗位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是高校科学研究异化的主要根源,而科学研究功能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则是重要根源。根据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校科学研究异化的现实原因则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大学基本功能异化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BIA140102
【分类号】:G644
本文编号:2537274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大学基本功能异化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BIA140102
【分类号】:G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英,郑存库;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定位思考[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4期
2 杨利军,牛勃,刘中国,孟小平,杨琦;当前高校科学研究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肿瘤;2004年02期
3 杨忠泰;评《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管理与运作机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林地球;浅议新时期厦门高校科学研究[J];厦门科技;2004年06期
5 朱苏飞;;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管理的集成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06期
6 赵宗辽;;论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年02期
7 刘勤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校科学研究的特征[J];研究与发展管理;1989年01期
8 孙学斌,,陈宏军;高校科学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现代化;1996年04期
9 高伟,张敏;普通高校科学研究特点及发展方向[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汪明义;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校科学研究管理工作[J];科学中国人;2004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常州大学校长 浦玉忠;转型“有效科研” 推进协同创新[N];新华日报;2013年
2 浦玉忠 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转型“有效科研”推进协同创新[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37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3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