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区域知识创新中心:大学的新模式——武汉未来科技城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3 03:56
【摘要】:新经济需要新产业,新产业需要新大学。为了回应新经济和新产业的挑战,传统大学模式要做战略性调整。大学的新模式必须顺应两种变革趋势:一是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即由"生产学科知识和理论知识"向"生产跨学科知识和应用知识"转型;二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即由"面向学科的专业教育"向"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转型。区域知识创新中心主要由两个系统构成,一个是创新研发系统,另一个是人才培养系统,两者的耦合体现了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精神。这种将教学活动、研究活动和创新活动聚合在一个统一模式之下的区域知识创新中心,将成为一种未来大学的模式。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明;万华;;大学模式问题研究综述[J];教育与考试;2012年05期

2 刘南林;梁魁典;;论大学模式发展的规律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2年03期

3 张尧学;网络对传统大学模式的冲击[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21期

4 周谷平,朱绍英;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樊美勤;美国大学模式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周谷平,朱绍英;郭秉文与近代美国大学模式的导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王洪才;;对露丝·海霍“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的猜想与反驳[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8 吴立保;;中国大学模式的现实困境与建构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3期

9 单晓娜;涂耀威;;“大学模式”与晚清经世之学[J];求索;2011年11期

10 王洪才;;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模式——对露丝·海霍“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的文化逻辑解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厦门大学 王洪才;中西文化对话仍是核心问题[N];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孙楚航;走好第一步[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大学;2009年

2 付志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模式[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64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64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2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