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本科院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图文】:
图 2.1 样本基本信息从表 2.1 和图 2.1 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中女性教师占比明显高于男性教师,并且多数为青年教师。学科集中分布于文史哲和教经法管两个学科大类,分别占比 41.3%和 30.7%。同时,专任教师是调查对象的主体,占比 65.9%,符合本研究核心概念界定以及调查要求。最后,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没有留学经历,有留学经历的教师仅占 19.6%。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学科、年龄职称、学位还是从工作类别、导师类别看,样本涵盖范围均较大。因此,本调
学水平 32 17.9 48 26.8 89 49.7 10 5.6会服务能力4 2.2 8 4.5 19 10.6 148 82.7由表 2.6 可以看出,教师们认为聘任考核指标所占比重有大到小依次为:科研能力、学历、教学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由此可见,,大多数学校聘任教师的主要指标是科研能力和学历,其中科研能力是教师聘任考核过程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另外,各高校对教师教学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表 2.7 教师聘任制度主要问题项目 频次 百分比(%)聘任标准单一 113 26.8聘任程序不完善 61 14.5聘任原则不清晰 67 15.9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 58 13.7岗位职责模糊 123 29.1总计 422 100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军;袁兴国;;教学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的困境与突破——基于岗位设置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5年05期
2 周甄川;;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对策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3 牛风蕊;;大学教师评价的内在逻辑、现实冲突及其调适[J];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07期
4 管春英;;岗位聘任背景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范式[J];教育与职业;2015年20期
5 ;“高校学术职业分层与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创新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研究版);2015年04期
6 于畅;;基于分类管理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赵侠;屈宝存;赵恒华;孙铁;;基于岗位分类设置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考核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02期
8 姜钦扬;王敬涛;;高等学校教师分类管理方法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9 李志峰;朱智;廖志琼;;当代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功能、特征与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10期
10 王金友;蒲诗璐;;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探析——基于现代大学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视角[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慧;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欢;高校体育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青桃;普通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人职匹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梁文文;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刘青;大学教授分级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开洁;中国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翁朝葵;高校教师岗位管理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娜;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制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周颖;高校教师岗位设置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张怡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9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0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