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中志愿者就业问题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7.38;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叙;丹麦的志愿服务及对北京的启示[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梁绿琦;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才[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11期
3 张洪财;肖娟;;西部支教中的政府性行为与非政府性行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8期
4 王亚科;;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5期
5 刘洪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陈翔;路艳娥;;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提升就业能力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01期
7 付振兴;;浅议就业平等[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8 陈东;;浅论美国志愿服务经验及其借鉴价值[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杨恕,续建宜;美国志愿者运动述评[J];国际论坛;2002年01期
10 杨岳;;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 推进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尹蔚民;[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慧颖;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行动与第三领域的建构[D];上海大学;2005年
2 徐雪梅;非营利组织管理[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晶;中国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现状和功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小改;有关我国志愿服务政府政策的探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彭秀清;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蒋欢;中国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6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5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