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04:10
【摘要】: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之一。当前,我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其选拔任用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校长选任主体构成及其运行模式、评价指标体系、选拔任用过程等方面的系统分析研究,力图解决大学校长选拔任用过程中“谁来选”、“选拔谁”、“怎么选”等关键问题,以希努力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同时,通过对江苏省公推公选高校领导干部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明晰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方向。 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七章: 第一章“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校长的选拔任用”,主要以现代大学制度为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探讨现代大学制度对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的基本规定。首先分析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考察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最后,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和内涵,提出我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需要改革完善的地方。文章认为,传统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责任要求大学校长素质综合化;现代大学多重社会角色要求大学校长选拔任用主体多元化;而现代大学章程要求大学校长选拔任用过程民主化。由此得出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第三章主要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揭示国(境)外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的特征及我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的演变轨迹,为当前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供参照系,从而进一步论证当前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及改革完善的路径。第二章“国(境)外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基本概述”主要以具有代表性的美、英、德、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为考察对象,概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的不同模式和特征,进而分析其可资借鉴之处。第三章“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的历史考察和现状分析”主要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前、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我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的演进轨迹及主要经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在选任主体、角色定位、选任指标、选任程序、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根据高等教育规律,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沿着“谁来选”、“选拔谁”和“怎么选”的理路,以建构科学规范的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第四章“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的主体构成及其运行模式”首先考察了市场型、学术权威型和政府控制型等不同运行模式下大学校长选拔任用的主体构成,分析了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认识前提,进而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运行模式,即“大学自主选拔加政府监督任用”模式。第五章“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的指标体系构建”从分析大学校长应具备的政治方向的把握者、事业发展的谋划者、学术管理的主持者和学校事务的经营者四个角色入手,初步构建大学校长选拔任用的一级评价指标,并根据一级指标的素质和能力内涵构建了24项指标特征。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并确定指标权重,从而对大学校长选拔任用指标体系构建做了初步探索。第六章“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过程及其保障机制”首先论述了大学校长选拔任用过程的基本原则,其次探讨了完善这一过程的基本路径,即健全选拔任用法规、优化选任操作技术、扩大选任范围、推动职业化进程、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最后考察了大学校长选拔任用的监督与考核机制。 第七章“江苏省公推公选高校领导干部的实证研究”。江苏省公推公选高校领导干部走在全国前列,是我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总结江苏省公推公选高校领导干部的基本经验,客观分析其不足之处和需要完善的环节以及可资借鉴之处,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明晰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方向。 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就推进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其主要观点:其一,大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具有坚定政治理想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其二,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应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精神和内涵;其三,大学自主选拔加政府监督模式应是大学校长选任制度改革的可行路径;其四,科学设定评价指标体系是大学校长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其五,优化大学校长的遴选过程是选拔优秀校长的重要保障。 中国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是一个开放的命题,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尊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以及借鉴发达国家大学校长选拔任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前进。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居继清;略论邓小平关于选择和培养干部的理论[J];北方论丛;1998年05期

2 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5期

3 王英杰;规律与启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4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吴志功;徐蕾;;英国大学校长角色和职能考察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6 郭丽;;日本国立大学校长角色的历史演变述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7 康健;;大学“去行政化”难在哪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8 钱学军;中国农业大学公开选拔!副校长[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年03期

9 王汉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分析[J];长江论坛;2004年03期

10 刘晶玉;任嵘嵘;;大学校长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鲍东明;[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河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朱海风;[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刘绍怀;[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马廷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桂英;大学校长职业化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马泓;中美知名大学校长遴选机制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唐铁寒;大学职业校长资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朝瑜;华侨高校校长遴选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陈立荣;法治进程中我国公立大学章程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蒋婷轶;中国大学校长的学科偏向及其矫治[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9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89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f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