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18:39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更加不确定的环境和未来,越来越多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科研活动强调让学生从已知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未知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和创造者,这与知识时代的人才要求高度重叠。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史表明,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没有一流的本科教育就很难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我国大学也就很难达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因此,从科研的视角探讨如何在研究型大学中培养出既能立足于现实又能真正引领未来发展、具有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多领域复杂问题能力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的焦点。本文旨在探索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对科研与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的休眠、萌芽、确立、发展、漂移与回归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出人才培养是科研与生俱来的功能以及研究型大学科研肩负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其次,援引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观点,从三个角度论证科研有利于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科研与教学的本质都是发现与创造;高水平科研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支撑;科研之于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独特作用。再次,比较了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新生研讨课,注重将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本科生科研,强调将本科人才培养活动引入科学研究过程;荣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一支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最后,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建构和改进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美;;双创视域下高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9年19期

2 侯健群;;浅析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中的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6年22期

3 李猛;田立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年11期

4 高俊芳;;对我国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江光杰;;关于地质找矿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议[J];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2009年Z1期

6 张志军;曹露春;;土木工程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9年09期

7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城建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3年04期

8 张轶;;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成功之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王群瑛;;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19期

10 瞿振元;;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下功夫[J];成才之路;2018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衣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论文集[C];2016年

2 俞华;;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3 黄友雄;;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我国高校转型的启示[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4 张希;;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优势转换[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 高分子教育与学科发展[C];2015年

5 朱纪红;;新技术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工学院为例[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1辑)[C];2015年

6 何晓剑;;“高职标准+职业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要求[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7 于莉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A];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下册)[C];2015年

8 吴迪;邱泽国;李娜;刘任重;;“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A];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下册)[C];2015年

9 李利平;;高校出版类本科人才培养调研分析及改革建议[A];中国编辑研究(2012)[C];2014年

10 李红波;;“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雪峰 阮轶磊 本报记者 徐小龙;请“用户”为人才培养把脉[N];解放军报;2016年

2 凯旋;开鲁强化人才培养积聚发展动能[N];通辽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汉群;文化创意:产业驱动下的文创人才培养[N];日照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韩天琪;高职院校搞科研:回归人才培养本位[N];中国科学报;2018年

5 卫健宣;我市卫健系统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N];乌海日报;2019年

6 记者 许成儿 通讯员 王佛存;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N];陇南日报;2019年

7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睿;新工科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兰开幕[N];兰州日报;2019年

8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郑南宁;我们从钱学森那里学到什么?[N];科学时报;2011年

9 江苏大学教授 王长乐;什么样的封建思想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N];科学时报;2010年

10 郑金武;新东方探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科学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华;南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吴昊;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谭菊华;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6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丁惠炯;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叶俊飞;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林琳;美国P-TECH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吴子伟;我国普通高校桥牌队“三分两化一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3 李笑展;普通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王云峰;交叉科学内涵及交叉科学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5 吴美珍;广播电视大学“中职—大专直通车”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6 李永敏;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7 林依婷;研究型大学基于科研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8 章果也;高铁司机培养体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9 刘婧;中美iSchools院校大数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及思考[D];郑州大学;2019年

10 邓娟娟;南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4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74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f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