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硕士生就业力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01:28
【摘要】:硕士研究生群体作为教育体系的高端部分,是我国科技竞争与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如何清晰地认识与提升其就业力不仅关系到个体价值的实现,还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此背景,本研究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硕士生就业力内涵、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就业力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借助人力资本理论,较清晰地界定了就业力的内涵与基本要素。利用内容分析法,确定了就业市场对硕士生的就业力偏好,并结合文献、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以及理论机理三方面构建了硕士生就业力的基本概念模型。使用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收集实证数据,运用卡方检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得出了硕士生就业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硕士生就业力的建议与对策。本文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硕士生就业力内涵与要素、硕士生就业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硕士生就业力的建议和对策:第一,清晰的界定了硕士生就业力的内涵与结构要素。基于对就业力相关文献的梳理和人力资本理论,本文将硕士生就业力定义为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全日制硕士生,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后获得的包括人际沟通能力、专业知识背景、自主学习能力等在内的反映个体人力资本情况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成功择业与维持就业状态;通过系统地分析企业招聘信息,并综合文献与理论机理,构建了硕士生就业力的概念模型,即硕士生就业力是由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知识背景和分析反思能力这六个主要因素构成的,这六种能力的组合可以反映出硕士生个人的人力资本情况,进而反映就业力水平。第二,在理论与实证演绎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等方法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对405份问卷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就读高校类别、成绩综合排名、获奖情况、导师对硕士生的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对硕士生就业力均有显著影响;就读专业、实习次数、简历投递次数、学生工作职务担任层级、科研项目经历对硕士生就业力无显著的影响。第三,依据就业市场对硕士生就业力的要求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了硕士生就业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提升硕士生专业培养质量;打造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端正择业与就业观念,高效利用就业资源;合理规划硕士生涯,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素质。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培坤;;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力[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2 陈航峰;;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毕业生就业力提升探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兰培坤;;创建高效课堂视域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力[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4 徐力;;大学生就业力欠缺原因分析及提升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36期

5 李跃男;;就业新形态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4所高校的调查[J];智库时代;2019年15期

6 朱铭磊;;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年08期

7 郭宏芳;;企业视域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探析[J];辽宁经济;2019年11期

8 丁阿蓉;;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10期

9 雷海燕;董文军;;高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10期

10 马晓琳;;大学生就业力:特征描绘、问题审视及成因剖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宋国萍;;就业力提升与社会和谐的关系[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2:心理论,心技术,新发展——社会进化与心理进化[C];2010年

2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3 回娅冬;胡伟;常海霞;;当代女大学生就业力问题探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4 杨莹;;试论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的新做法[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钮方颐;刘秀曦;;大学毕业生在进入劳动市场前就业力之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路径[A];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国海;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生教学工作站提升毕业生就业力[N];中国青年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原春琳;西北高校学生整体通用就业力偏弱[N];中国青年报;2013年

3 吴杨 记者 迟洪江;提高大学生“就业力”[N];中国青年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周凯 实习生 王羽佳;大学生就业力亟待提高[N];中国青年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盖伦;毕业生就业能力,谁说了算?[N];科技日报;2015年

6 淮阴工学院 朱晓文;怎样提升毕业生的核心就业力[N];光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秦小艳;深职院荣膺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高职院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田芳;就业力是大学生必备能力[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1年

9 王丽文 李涛;企业用工强调“主人翁精神”[N];工人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仇方迎 通讯员 刘一冰;就业力:北科院打造核心竞争力[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存岭;市场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力结构模型构建及提升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蕾;硕士生就业力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张敬超;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会计从业者就业力调研[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

3 赵唯;就业力与教育质量感知对旅游本科毕业生满意度模型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4 赵淑芳;在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5 罗俊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行业大学生就业力评价[D];深圳大学;2017年

6 亓晓庆;驻济高校大学生就业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4年

7 燕秀梅;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袁群;聋人大学生就业力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永军;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的教学与就业服务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晓岩;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6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86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2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