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2:18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实践证明,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高度重视全社会法治观念的培育,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法治观念是法治在人民思想领域的反映,只有培育出一批真正热爱法治、信仰法治的大学生,才能保证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建设工作具有源源不断的源泉与动力。因此,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不仅符合我国依法治国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客观需要和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个人需要。本论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旨在系统地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面临的时代背景,分析现阶段法治观念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进行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即为什么培育、培育什么、如何培育等问题。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首先对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重要意义与现实依据;其次,对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进行借鉴与学习;同时,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更好的把握了论文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基础理论。从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相关内涵出发,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进行阐释,只有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内涵。在内涵分析的基础之上,具体分析研究的理论来源、新时代培育的主要特征与时代要求两个方面。第三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现状分析。结合文献与调研问卷结果分析得出新时代法治观念培育取得了培育效果增强、培育方式有所创新、培育环境得到优化的成效。同时不可否定,也存在着培育主体专业性不强、培育内容系统性不足、培育方式多样化不够等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多方面挖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第四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策略分析。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主要问题从完善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课程、优化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环境、建强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队伍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41
【部分图文】:

认同度,大学生,法治建设,情况


法律制度的完善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因此,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完善中国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2014 年颁布涉及广大普通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消费者权法》、2015 年进一步完善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2018 年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的分析修订了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同年基于政府机构改代化法治建设的需要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上法律制度的完善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有力武器。而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对法治建设的关注是大学生确的法治观念的前提和基础。在调查问卷中,针对“对近五年我国主要法律的修情况,如对 2015 年 8 月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2018 年日宪法修正案、2018 年 3 月 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您了解多少?”(见一题的调研显示,有 39.85%的学生对这些法律知识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33.7生一般了解,而不太了解、非常不了解的占 26.43%。从这一调研结果看,针对关的法律知识、法治建设情况,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强,对法治建设的觉性有所提高。(1) 大学生关注法治建设的自觉性提高

法治建设,信心,学生


近 5 年的法治建设在大学生群体内受到广泛认可与关注,具有较高的法年国家的法治建设变化非常大,43.43%的学生认为近五年的法治建设变 1.72%的学生认为是变化不太大或根本没变化。对于“您对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信心如何” (见图 3)一题中,有 70.14%的学生对此非常有信生对此比较有信心,不太有信心和完全没信心的学生仅占 1.43%。由此,

依法治国,信心,总书记,法治建设


我国近 5 年的法治建设在大学生群体内受到广泛认可与关注,具有较高的法治认同度。图 2 近五年国家的法治建设变化如何?化比较大,仅有 1.72%的学生认为是变化不太大或根本没变化。对于“您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信心如何” (见图 3)一题中,有 70.14%的学生对此非常有信心,23.86%的学生对此比较有信心,不太有信心和完全没信心的学生仅占 1.43%。由此,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靓;史炜灿;;探析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及其培育——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J];法制与经济;2019年01期

2 沈少松;朱志伟;李润佳;;大学生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养成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3 余小英;;如何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J];人民论坛;2017年31期

4 魏胜强;;“双一流”背景下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机制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5 钱黎明;;拒绝校园欺凌 树立法治观念——例谈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年08期

6 徐瑾;杨雪琴;苗勇;;当代青年价值观偏移的反思及应对[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年04期

7 孙经爽;;中小学教师法治观念教育的施力点研究[J];辽宁教育;2017年14期

8 王雄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基本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04期

9 何宁宇;;中国近代图书馆法治观念的发展进程[J];公共图书馆;2017年01期

10 杜启文;;公务员法治观念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5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威威;;缘何法治观念淡薄分析——以黑龙江省为蓝本[A];“决策论坛——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2 姜富林;张泽鹏;;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唐卫星;;增强法治观念 提高执法水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田春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难题及其法治破解[A];发挥社会科学作用 促进天津改革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7年

5 魏喜春;黄劲松;;用法律精神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6 陈宇华;;切实增强法治观念 进一步提升行业依法行政水平[A];广西烟草学会2018年论文汇编[C];2018年

7 刘丹;;实现从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转变——湖南省政府官员法律素质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董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依法治校[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晓;;“司法为民”的法理学思考[A];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0 钱蕾;;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费洪芹;法治观念融入百姓生活[N];日照日报;2018年

2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马长山;培育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法治观念[N];中国国门时报;2018年

3 刘振厚;法官的法治观念[N];人民法院报;2019年

4 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N];汕尾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王音 通讯员 耿婷婷;法律进乡村 法治观念入人心[N];天津日报;2019年

6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沛珂;提高青少年学生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N];兰州日报;2019年

7 河南法制报记者 荆锐;强化法治观念 提升法治能力[N];河南法制报;2019年

8 本报通讯员 刘昊;增强法治观念 建设法治四平[N];四平日报;2017年

9 记者 薛华 通讯员 许乐;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N];河南法制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谢颖;用文艺作品助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N];人民政协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守贵;论当代中国的法治精神[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民月;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朱楷文;当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王国秘;民族地区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4 徐林林;我国政府法治反腐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5 谢玉环;家风建设中的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6 钟琴;论高职法律课教学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7 王莹;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8 徐迪;法治社会建设视域下我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9 陈婷;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弓畅;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法治观念薄弱及其成因分析[D];山西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13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13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f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