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混合学习环境下反馈对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09:05
  信息时代悄然来袭,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混合学习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与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一直以来受到众多教师与学习者的青睐,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教学模式。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激励自己并积极使用恰当学习策略的学习,它不仅可以被视为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活动,也可以被看作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能力。已有研究表明,培养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总体水平仅处于中等。因此,探究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心理学认为,反馈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不可或缺。有效的反馈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影响,其作用表现在可以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认知两方面。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反馈在其活动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水平,本研究希望基于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过程进行反馈。通过实证探究反馈对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反馈干预理论、自我调节学习理论、三...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混合学习环境下反馈对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研究


Moodle平台课程界面

界面图,界面,个人实践,课程


21图 4.4 专题作业界面3. 专题实践任务针对六项专题内容,课程共设计六项实践任务,由于两部分专题内容的性质需要设计合作实践任务,其余四项专题分别设计为个人实践任务,本研究中以下反馈的设计只针对开展个人实践任务的专题自我调节学习过程。四项个人实践任务分别为音频制作PS 创意作品、微课程制作、全景图制作。每项实践任务随着教学进度进行安排,每一项任务都要经历任务发布→任务执行→任务提交→任务评价四个基本过程。平均每项任务

界面图,学习资料,课程资源,下载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专题任务设计为促进学习者开展自我调节学习,本研究在分析课程、学习环境与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课程学习任务:1. 线上自学任务由于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较多,因此针对每项专题的教学,教师于传统课堂讲授相对重要与难以理解的内容,较容易的内容要求学习者在平台上通过下载相关课程资源与学习资料以自学方式进行学习,Moodle 平台上课程资源与学习资料下载界面见图 4.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升学生网络自我调节学习成效的实证研究[J]. 张成龙,李丽娇.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02)
[2]互动反馈技术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J]. 孙奇.  教育. 2017(32)
[3]面向创新型学术学习空间建构的课程作业反馈——英国约克大学“英语韵律学”的个案研究[J]. 钟彩顺,Samantha J.Hellmuth.  外语界. 2017(03)
[4]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问卷编制[J]. 路海东,闫艳,王雪莹,张冬梅.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5]课堂反馈系统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梁国彪,姜蓉,张建站.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03)
[6]基于“慧学云”平台预习反馈数据进行动态分层与确立分层教学目标的研究[J]. 马焕培.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24)
[7]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证研究[J]. 郑兰琴,李欣,陈凤英.  中国远程教育. 2016(12)
[8]CBFA下学习者的动机信念、精力投入及反馈行为关系研究[J]. 孟凡茂.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1)
[9]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问卷中文版修订[J]. 王觅,钱铭怡.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10)
[10]促进有效学习的评价反馈系统及其应用[J]. 韩后,王冬青.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2)

博士论文
[1]反馈类型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中介作用[D]. 杨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合作学习中反馈形式对本科生学习动机和成绩的影响研究[D]. 田玉贺.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结构日记训练对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促进[D]. 白晓雪.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高一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 刘学.东北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64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64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1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