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后留守青年的价值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02:35
  在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由来已久,随着时间的增长,留守儿童成长为有留守经验的成年人,进入后留守时期。不同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留守儿童,这些后留守青年的价值观相关研究较少且零散,没有系统的研究。后留守青年也是社会的主要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反映,研究他们的价值观发展对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趋势很重要。本研究主要从后留守青年的价值观现状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曾留守的大学生、曾留守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村继续留守的青年三个后留守青年群体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分析出他们价值观现状问题与成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提出价值观培育与引导措施。本文研究对象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重庆市居多。问卷主要运用黄希庭教授修改版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对后留守青年三个群体的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这两个价值观体系里各自包含18个价值观项目,从个人、社会、道德、竞争四个方面进行测试,最后回收并整理分析数据。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曾留守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整体积极向上,国家安全意识高,但是忽视行为素养,价值取向更现实化;曾留守的新生代农民工重视家庭,政治参与度较强,重视个人素养的提升,但...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背景
        (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后留守青年研究
        (二)后留守青年的价值观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
        (一)论文的对象新
        (二)论文的观点新
第二章 后留守青年价值观相关概念界定
    一、后留守青年概念界定
        (一)曾留守的大学生
        (二)曾留守的新生代农民工
        (三)农村继续留守的青年
    二、价值观概念界定
        (一)价值
        (二)价值观
    三、后留守青年的价值观概念界定
        (一)涵义
        (二)特点
第三章 后留守青年的价值观现状及数据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工具
        (三)数据处理
    二、曾留守的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一)结果分析
        (二)曾留守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分析
        (三)各项价值观之间的距离分析
    三、曾留守的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现状分析
        (一)结果分析
        (二)曾留守的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取向分析
        (三)各项价值观之间的距离分析
    四、农村继续留守的青年价值观现状分析
        (一)结果分析
        (二)农村继续留守的青年价值观取向分析
        (三)各项价值观之间的距离分析
第四章 后留守青年的价值观特点与成因分析
    一、曾留守的大学生价值观特点与成因分析
        (一)曾留守的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
        (二)曾留守的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原因
    二、曾留守的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特点与成因分析
        (一)曾留守的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特点
        (二)曾留守的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形成原因
    三、农村继续留守的青年价值观特点与成因分析
        (一)农村继续留守的青年价值观特点
        (二)农村继续留守的青年价值观形成原因
第五章 后留守青年的价值观培育与引领
    一、曾留守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与引领
        (一)营建健康的家庭环境,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二)完善健全的教育机制,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
    二、曾留守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培育与引领
        (一)政府加强发挥引导作用
        (二)促进就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农村继续留守的青年的价值观培育与引领
        (一)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鼓励个人与企业到乡村发展
        (二)引导青年正确面对物质需求,形成理性思维方式
        (三)建立农村留守互帮体系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价值导向:教师课堂教学应有的思想自觉[J]. 谭友坤.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02)
[2]离异家庭子女社会融入障碍与基本应对策略简论[J]. 姚燊燊,谢爱林,徐玉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07)
[3]新生代农民工高消费的伦理审视[J]. 陆爱勇.  伦理学研究. 2019(04)
[4]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 柴丽红,郭洁.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9(06)
[5]“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育儿选择影响的研究[J]. 刘凌,吴蕾.  学习与探索. 2019(03)
[6]后留守高职学生的家庭功能状况对社会适应的影响[J]. 辛未,李琼瑶.  教育教学论坛. 2019(08)
[7]晚婚化社会下农村男青年的早婚问题研究[J]. 王会光.  青年探索. 2018(03)
[8]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   中国统计. 2018(03)
[9]留守女性的发展贡献与新时代成果共享[J]. 叶敬忠.  妇女研究论丛. 2018(01)
[10]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J]. 房彬,黄学武.  南方论刊. 2017(09)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留守经历的调节作用[D]. 李翠(Lee Cui).东南大学 2018
[2]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研究[D]. 王珊.西南科技大学 2017
[3]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 高靖.西南科技大学 2016
[4]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青年早婚现象研究[D]. 杨金月.安徽大学 2014
[5]农村青年价值观分化与整合研究[D]. 李竞.山西大学 2012
[6]儿童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 徐礼平.遵义医学院 2011
[7]转型期农村青年价值观的分化与整合[D]. 杨锋.浙江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6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66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a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