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认知灵活性、创造性人格和大学生创新效能的关系 ——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5 11:37
  高等教育是学生成年之后最重要也是首要的教育阶段,而创新又是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关注大学生创新效能的发展必将有力推动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本研究立足大学生创新效能,运用问卷调查法,试图发现大学生创新效能发展特点,探索影响创新效能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灵活性和创造性人格对创新效能的影响。最后提出提升大学生认知灵活性、提高创造性人格水平以利于其创新效能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普及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动力、培养创新思维,为高等院校创建良好创新氛围、为我国创新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与方便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700人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36份,有效回收率为90.86%。调查采用赵兵修订的的认知灵活性量表、朱小佳修订的“大五”人格量表和阳莉华编制的大学生创新效能感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5、0.740和0.890。根据统计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创新效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效能在年级、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及父母文化程度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性别、专业、是否学生干部、家庭所在地和学习成绩...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认知灵活性、创造性人格和大学生创新效能的关系 ——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敏感性因子在年级上的差异图

认知灵活性、创造性人格和大学生创新效能的关系 ——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灵活性因子在年级上的差异图

认知灵活性、创造性人格和大学生创新效能的关系 ——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独创性因子在年级上的差异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与创新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 阮晓婷,谷莉娟,李益兴,吉彬彬.  护理研究. 2017(27)
[2]5~6岁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特征与个体差异[J]. 彭杜宏,廖渝,苏蕙.  学前教育研究. 2017(04)
[3]硕士生创造性人格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能力的影响[J]. 高田钦,王保健.  中国高教研究. 2016(12)
[4]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创新效能感关系[J]. 李莹,张文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12)
[5]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因素分析[J]. 郭明,范晓玲.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6(09)
[6]母亲养育压力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 舒曾,贺琼,李晓敏,张晶,张月寒,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3)
[7]独立自我建构、创造性人格、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J]. 贾绪计,林崇德,李艳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8]认知抑制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影响:认知风格的中介作用[J]. 胡卫平,程丽芳,贾小娟,韩蒙,陈英和.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06)
[9]创造性人格与员工创造力: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J]. 宋志刚,顾琴轩.  心理科学. 2015(03)
[10]家庭创新环境的特征及其与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关系:创造性人格的中介作用[J]. 唐光蓉,邹泓,侯珂,蔡迪,张文娟.  心理科学. 2014(05)

博士论文
[1]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机制和影响因素[D]. 姚海娟.天津师范大学 2014
[2]大学生领导力对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D]. 王婕.浙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中学生沉思特质与认知灵活性、情绪抑制能力的关系研究[D]. 卢广新.天津师范大学 2014
[2]重庆市大学生创业意向、创造性人格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滕徽.西南大学 2014
[3]创造性成就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D]. 陈群林.西南大学 2014
[4]组织创新氛围在员工创造性人格与其创新行为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D]. 王峰.天津师范大学 2013
[5]高中生认知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刘扬.陕西师范大学 2012
[6]学校环境、创造性自我效能与初中生科学创造力的关系[D]. 赵千秋.陕西师范大学 2012
[7]大学生应对及认知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 祁珍华.山东大学 2012
[8]大五人格量表(BFI)的初步修订[D]. 朱小佳.扬州大学 2012
[9]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广度对言语理解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袁子琪.西北大学 2011
[10]大一新生认知灵活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 赵兵.河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6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96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a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