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高校新闻课程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6:05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中国高校新闻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课程是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学教育也不例外。研究大学课程设置对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我国高校学科种类繁多,不同学科课程设置的方法也会存在不同,因此,对于课程设置的研究,要在明确研究学科范畴的基础上,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探究。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类学科的课程设置是随着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当前以互联网、计算机、移动终端等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新闻教育如果想要适应网络传播、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模式,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本文通过选取17所高校的新闻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于综合性大学而发展的新闻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等;二类是专业类院校新闻学教育(师范、民族、政法、财经类院校),如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三类是民办类院校新闻学专业,如西安外事学院、沈阳城市学院。分别对它们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培养目标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闻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高校整体环境、市场需求、社会及媒体发展、师资队伍几个方面来分析对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基于对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分析其自成立以来新闻课程设置一直保持的传统,即重视思想教育、突出观念培养;新闻史为基础、提高理性思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全面人才等特点。第三部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高校新闻学课程改革现状,分别对综合类院校、专业类院校以及民办类院校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第四部分的研究,即新媒体环境下中国高校新闻课程设置体系问题:师资建设滞后,授课内容老旧;实践环节僵化,学生能力缺失;课程体系缺陷,未达预期效果;培养方式单一,全面人才匮乏。因此,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提出几点建议,也就是本文的第五部分,一、全面建设师资队伍、丰富授课内容,二、融合教育理论实践、改进教学模式,三、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实现培养目标,四、建设扩展教育平台,保证技术培养。
【关键词】:新闻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2.3;G210-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6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0.2 研究现状10-12
- 0.3 研究方法12-13
- 0.3.1 文献分析法12
- 0.3.2 个案研究法12
- 0.3.3 比较分析法12-13
- 0.4 样本选择13-14
- 0.5 研究范畴的界定14-15
- 0.6 研究的预期与局限15-16
- 1 新闻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16-21
- 1.1 影响新闻课程设置的内部因素分析16-19
- 1.1.1 高校物质环境对新闻课程设置的影响16
- 1.1.2 高校观念环境对新闻课程设置的影响16-17
- 1.1.3 高校新闻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的影响17-18
- 1.1.4 师资队伍对课程设置的影响18-19
- 1.2 影响新闻课程设置的外部因素分析19-21
- 1.2.1 市场需求对新闻课程设置的影响19-20
- 1.2.2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课程设置的影响20-21
- 2 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现状分析21-25
- 2.1 重视思想教育突出观念培养21-22
- 2.2 新闻史为基础提高理性思辨能力22-24
- 2.3 论联系实际培养全面人才24-25
- 3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高校新闻学课程改革现状25-31
- 3.1 综合类院校新闻改革: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全面人才25-28
- 3.1.1 历史发展悠久,培养国际新闻人才25-27
- 3.1.2 办学实力强化,创新培养模式27
- 3.1.3 突出特色课程,适应时代发展27-28
- 3.1.4 培养创新人才,扩大影响力28
- 3.2 专业类院校新闻改革:结合自身优势培养专业人才28-29
- 3.3 民办类院校新闻改革:重视实践教育培养应用人才29-31
- 4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高校新闻课程设置体系问题31-36
- 4.1 师资建设滞后,授课内容老旧31-32
- 4.2 实践环节僵化,学生能力缺失32-33
- 4.3 课程体系缺陷,未达预期效果33-34
- 4.4 培养方式单一,全面人才匮乏34-36
- 5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设置新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36-44
- 5.1 全面建设师资队伍,丰富授课内容36-37
- 5.2 融合教育理论实践,改进教学模式37-39
- 5.3 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实现培养目标39-41
- 5.4 建设扩展教育平台,保证技术培养41-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李希光;;中国新闻教育走向何方[J];当代传播;2009年02期
3 李建新;;新闻教学课程设置及核心课程选择[J];当代传播;2008年06期
4 赵枫;;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刘少雪;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561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6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