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23:09

  本文关键词: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就业 性别差异 资本 符号暴力 性别歧视


【摘要】: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此后就业形势不仅未能趋向缓和,反而呈现愈演愈烈的形势。其中,女大学生在这场就业角逐中的处境因其性别原因而更显艰难。过去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能够认识到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但是大多还是单一从人力资本或者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视角比较单一。资本不仅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还包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符号资本,需要综合起来分析才能保证无偏差。也有学者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发现了男女大学生在就业上的显著差异,但是大多研究都只是停留在描述阶段,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本质。因而过往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也为了在实际上促进男女大学生就业的平等,本文采取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以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为视角对大学生的就业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的就业期待、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均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总体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境况比男大学生的就业境况更为严峻。由于研究证明女大学生的资本并不弱于男大学生,因而这种差异被证明是不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场域中仍然存在着性别歧视。究其原因是男性这一性别符号在就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即男性拥有符号资本,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女生只能“被迫”接受这些规则,并且在惯习的作用对自己所受的压迫处于无意识状态,因而甚至与男性一起“主观”地参与男性主导权力的再生产,致使这种“性别不平等”的境况在大学生就业场域中难有改观。基于此,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就业平等,就需要让社会认识到“符号暴力”规训下的性别不平等,从而促使社会解放思想,开化认识。因此,本文从社会层面、教育层面、女大学生个人层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够破除“符号”束缚,给男女大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推动男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真正消除就业场域中的性别歧视。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性别差异 资本 符号暴力 性别歧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7.3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4
  • 一、绪论14-27
  •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14-16
  • 1. 研究缘起14-15
  • 2. 问题的提出15-16
  • (二) 研究意义16-17
  • 1. 实践意义16
  • 2. 理论意义16-17
  • (三) 文献综述17-21
  • 1. 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相关研究17-19
  • 2.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资本因素相关研究19-21
  • 3. 文献述评21
  •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21-24
  • 1. 大学生22
  • 2. 性别差异/就业性别差异22
  • 3. 性别歧视/就业性别歧视22-23
  • 4. 资本23-24
  • (五) 研究方法24-25
  • 1. 文献研究法24
  • 2. 问卷调查法24
  • 3. 访谈法24-25
  • (六) 研究思路及框架25-26
  • 1. 研究思路25
  • 2. 研究框架25-26
  • (七) 研究假设26
  • (八) 本文创新之处与局限性26-27
  • 二、理论视角:资本理论27-31
  • (一) 场域-惯习-资本27-29
  • (二) 资本-性别-就业29-31
  • 三、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现状调查31-47
  • (一) 样本的选择31-32
  • (二) 男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差异32-34
  • (三) 男女大学生就业过程差异34-39
  • 1. 求职途径与求职支持的性别差异34-38
  • 2. 求职中的取胜因素和考虑因素的性别差异38-39
  • (四) 男女大学生实际就业结果差异39-42
  • (五) 就业性别差异小结42-43
  • (六) 就业性别差异的“非合理”性43-47
  • 四、影响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原因47-56
  • (一) 男性在就业场域中制定的规则使女性难以适应47-49
  • 1. 酒桌文化的尴尬47-48
  • 2. 生育代价的困扰48-49
  • (二) “符号暴力”压制下的不平等49-53
  • 1. “男优女劣”的符号暴力50-51
  • 2. “男性职业女性职业”的符号暴力51-52
  • 3. “男主外女主内”的符号暴力52-53
  • (三) “惯习”下的“主观”参与“不平等”的再生产53-55
  • (四) 小结55-56
  • 五、促进大学生就业性别平等的对策和建议56-60
  • (一) 从社会层面保障女性正当权益56-57
  • 1. 严格督促“性别平等”就业法规执行,从法律层面推进平等56
  • 2. 社会分担生育和照顾家庭的成本,从社会保障层面推进平等56-57
  • 3. 发展女性主义的NGO,从行动层面推进平等57
  • (二) 从教育层面破除符号暴力57-59
  • 1. 增强基础教育中性别平等的意识57-58
  • 2. 在高校中开设性别课程和女性学专业58
  • 3. 通过社区教育推广性别平等58-59
  • (三) 从女大学生自身层面解放性别束缚59-60
  • 1. 培养坚韧品格和自立人格59
  • 2. 具备性别意识,明晰职业道路59
  • 3. 提升综合素养,增强竞争能力59-60
  • 参考文献60-63
  • 附录63-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昌君;张恺;;高校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2 岳昌君;杨中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3 钟昌红;;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5期

4 岳昌君;;高等教育与就业的性别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5 王大成;张娴初;;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10期

6 杨江涛;;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曹星;岳昌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8 石彤;王献蜜;;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李春玲;;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对男性和女性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10 章兴鸣;;符号生产与社会秩序再生产——布迪厄符号权力理论的政治传播意蕴[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本文编号:647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647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