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的缺失及相应教育策略探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的缺失及相应教育策略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教育 公民社会 权利公民 责任公民 教育策略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要加强法治意义上的公民素质的培养,大学需承担公民意识培育甚至公民社会建构的重任,这要求大学师生既是权利公民,又是责任公民。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大学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同时欠缺。改革开放后,社会日益向着自由、开放、民主的方向发展,权利观念深入人心,可是不少教师和学生缺乏作为权利公民应有的权利意识,他们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他们又欠缺作为责任公民和学术公民须承担的责任。而大学的现有组织受到封建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影响,更是强化了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的分离,具体表现为有权者权力难制约;无权者没有办法表达或表达意识薄弱;无权者的责任意识薄弱。通过对大学师生的权责意识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大学缺乏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的原因主要是历史原因,包括封建传统、文革影响;现实原因,即市场经济时代的利益问题、学校公民教育问题和维权成本过高。而大学缺乏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是大学教育目的的偏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大学师生缺乏判断力训练。基于以上的思考,针对大学公民教育的困境,在师生自身素质和公民权责意识的提高方面,大学可以从基础性策略与保障性教育策略两方面作出努力,基础性策略包括:学问基础——学理知识的传授,思维基础——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保障性策略包括:为维护权利和承担责任提供制度保障,创造公正、平等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大学教育 公民社会 权利公民 责任公民 教育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10-11
- (一) 研究缘起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二、文献综述11-15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三、研究方法15
- (一) 文献研究法15
- (二) 定量研究法15
- 四、研究思路、创新点与不足15-18
- (一) 研究思路15-16
- (二) 创新点与不足16-18
- 第二章 公民教育的内涵18-22
- 一、公民18-20
- (一) 公民是一个历史的概念18
- (二)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公民界定18-19
- (三) 公民的当代涵义19-20
- 二、公民教育教什么20-21
- 三、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21-22
- 第三章 大学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的双重欠缺22-35
- 一、大学师生权利和责任意识现状22-30
- (一) 大学师生缺乏作为权利公民应有的权利意识23-28
- (二) 大学师生欠缺作为公民与学术公民须承担的责任28-30
- 二、大学的现有制度强化权利公民与责任公民的失衡30-35
- (一) 有权者的权力难制约30-31
- (二) 无权者没有办法表达或表达意识薄弱31-32
- (三) 无权者的责任意识淡薄32-35
- 第四章 大学缺乏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的原因及消极效应35-43
- 一、大学缺乏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的原因分析35-39
- (一) 历史原因35-37
- (二) 现实原因37-39
- 二、大学缺乏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的消极效应39-43
- (一) 大学教育目的的偏离40-41
- (二) 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41
- (三) 大学师生缺乏判断力训练41-43
- 第五章 相应的大学教育策略43-46
- 一、提升大学师生自身素质和公民权责意识的基础性策略43-44
- (一) 学问基础——学理知识的传授43-44
- (二) 思维基础——批判性思维的训练44
- 二、提升大学师生自身素质和公民权责意识的保障性策略44-46
- (一) 为维护权利和承担责任提供制度保障44-45
- (二) 创造公正、平等的校园环境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2
- 致谢52-53
- 卷内备考表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纯;企业攻占个性化市场的营销策略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2 樊勃生;;“3M”教学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24期
3 彭长华;;高校招生宣传策略探析[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刘爱东;;小学数学“疑趣”课堂的内涵与实施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18期
5 龙向东;;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年05期
6 王春英;;且评且思且成长——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的策略探析[J];教师;2014年20期
7 苗国厚;谢霄男;;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意义、现状及完善策略探析[J];东南传播;2014年06期
8 陈亚鹏;;当前我国增强课程执行力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年Z6期
9 刘瑞清;;语文小说教学策略探析[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年12期
10 王仲;;民国时期上海知名品牌及其营销策略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瑞海;殷善福;;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策略探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匡晓文;;导游口译的特色及策略探析[A];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C];2010年
3 张秀丽;裴劲松;;知识型员工的四层次激励策略探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国泰君安期货 伍华兴;高频交易策略探析[N];期货日报;2013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禺心;钢铁电商平台定价策略探析[N];中国冶金报;2014年
3 董坤;虚拟运营商价格策略探析[N];人民邮电;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雯琳;以听者为导向的同声传译策略探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2 张晓旭;人文枿笔翻译策略探析[D];复旦大学;2014年
3 郁冬梅;大学“权利公民”和“责任公民”的缺失及相应教育策略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崔竞文;企业借助奥运会进行品牌传播的策略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蒋志华;常州市巨星食品有限公司网络营销策略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6 闫真真;文化视角下游记类文章翻译策略探析[D];烟台大学;2014年
7 初琦;企业藉由媒介进行议题管理策略探析[D];兰州大学;2007年
8 齐丽娟;历史文献的汉译策略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徐婉洁;广西民族文化英译策略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孙玉洁;患者信任缺失公关策略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95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69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