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与公平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3:33

  本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与公平就业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独立学院 就业歧视 公平就业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创新,通过引入社会化办学力量与传统高校的深度合作,克服了传统高校对国家财政的依赖,开创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新局面。通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独立学院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却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歧视,这些歧视既表现为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歧视的一般形式,又有不同之处。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歧视,必然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了这一高等教育创新措施的前景。独立学院作为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毕业生在法律上与传统公办高校毕业生享有一样的地位,以有色眼镜看待独立学院毕业生群体有悖教育公平,有悖社会公平。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案例调研、经验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就业歧视和公平就业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界定就业歧视和公平就业的概念,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生面对的就业歧视现象为范例,系统性归纳了我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歧视的现象、类型和原因,并且从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多视角提出综合性的“一揽子”措施来治理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其主要措施包括:首先,应完善公平就业立法,制定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法并完善劳动行政法规,修改相应的诉讼法规,充分发挥法律在反就业歧视上的作用;其次,应在全社会营造公平就业的氛围,企业应承担公平就业的社会责任,母体高校应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发挥更大作用,媒体应引导公众破除对独立学院的歧视性认识;最后,独立学院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自身建设,明确定位,开拓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法律维权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等培训和引导。本文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其一,聚焦于独立学院毕业生群体。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多以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为对象,对独立学院关注不够,本文聚焦独立学院毕业生群体对象,研究其面临的就业歧视。其二,系统分析独立学院就业歧视的成因。现有就业歧视问题研究多理论分析,轻数据佐证,重制度分析,轻运行保障。本研究以公平就业理论为基础,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为典型例证,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挖掘独立学院就业歧视现象存在的客观性、成因的多样性和治理的复杂性。其三,提出较为可行的独立学院就业问题改进建议。从内部制度安排视角看,涉及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指导制度优化等方面;从外部制度安排视角看,涉及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和有效司法等环节。
【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歧视 公平就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7.3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0
  • 1.1 选题的背景12-13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3-16
  • 1.3.1 关于大学生就业歧视分类的研究14
  • 1.3.2 关于独立学院就业歧视原因的研究14-15
  • 1.3.3 关于独立学院就业歧视解决策略的研究15-16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16-17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7-18
  • 1.5.1 研究方法17
  • 1.5.2 技术路线17-18
  • 1.6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18-19
  • 1.6.1 创新之处18-19
  • 1.6.2 不足之处19
  • 1.7 小结19-20
  • 2. 就业歧视与公平就业理论20-27
  • 2.1 就业歧视与公平就业的概念界定20-21
  • 2.1.1 就业歧视的含义20-21
  • 2.1.2 公平就业的含义21
  • 2.2 就业歧视的成因21-22
  • 2.3 就业歧视的分类22-23
  • 2.4 特殊群体就业歧视23-24
  • 2.4.1 女性就业歧视23
  • 2.4.2 大学生群体就业歧视23-24
  • 2.5 就业歧视的后果:公平性缺失24-26
  • 2.5.1 就业歧视的后果24-25
  • 2.5.2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歧视有悖教育公平25-26
  • 2.6 小结26-27
  • 3.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案例分析27-38
  • 3.1 独立学院历史溯源与发展现状27-28
  • 3.2 案例高校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28-30
  • 3.3 案例高校就业歧视问题调查30-34
  • 3.3.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31
  • 3.3.2 问卷结果分析31-32
  • 3.3.3 针对案例高校毕业生个体的访问调查32-34
  • 3.3.4 针对案例高校老师的访问调查34
  • 3.4 独立学院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34-37
  • 3.4.1 共性歧视34-36
  • 3.4.2 特殊歧视36-37
  • 3.5 小结37-38
  • 4. 国外就业支持与治理就业歧视的经验及其启示38-43
  • 4.1 部分国家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行为38-40
  • 4.1.1 美国大学生的就业保障体系38-39
  • 4.1.2 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39
  • 4.1.3 日本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39-40
  • 4.2 国外治理就业歧视的立法40-41
  • 4.2.1 就业公平保障的国际法考察40
  • 4.2.2 美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40-41
  • 4.2.3 英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41
  • 4.3 国外治理就业歧视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41-42
  • 4.4 小结42-43
  • 5. 缓解独立学院就业歧视需要建立联动机制43-51
  • 5.1 完善公平就业法治体系43-44
  • 5.1.1 完善公平就业立法43-44
  • 5.1.2 强化禁止就业歧视行政执法44
  • 5.1.3 强化反就业歧视劳动司法44
  • 5.2 营造公平就业社会氛围44-46
  • 5.2.1 加强公平就业宣传44-45
  • 5.2.2 独立学院母体高校应担负特殊责任45
  • 5.2.3 企业应将公平就业纳入社会责任45-46
  • 5.3 独立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教育改革46-49
  • 5.3.1 明确独立学院定位,以就业定教学46-47
  • 5.3.2 探索校企合作机制,扩大学生就业机会47
  • 5.3.3 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优质职业规划47-48
  • 5.3.4 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找准就业定位48
  • 5.3.5 提高学生法律维权意识,培养公民精神48
  • 5.3.6 培养学生创新和独立精神,扶持学生创业48-49
  • 5.3.7 加强推广宣传,创立特色品牌49
  • 5.4 小结49-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菁;;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研究的意义与现状[J];中外企业家;2015年17期

2 罗晓妹;;我国就业歧视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J];赤子(上中旬);2015年05期

3 许灵红;;就业歧视原因剖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4 高山;;跨越就业歧视门槛[J];中国新时代;2014年11期

5 李长兵;罗淼;;大学生就业歧视抑制机制及法律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3年10期

6 姚科艳;郑微微;;青年就业歧视的网络调查与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5期

7 章志图;;论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构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8 王富伟;;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多重逻辑下的政策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2期

9 陈红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邢亮;荆光辉;;国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演进对我国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11期



本文编号:763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763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1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