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真正“热”起来
本文关键词:让国学真正“热”起来
【摘要】:国学"热"看似拯救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危机,实质上国民对于国学的真正了解程度依旧缺乏。内地30所中学引进台湾教材有助于国学的发扬光大,但在实施过程中遭受冷遇,为了真正让国学"热"起来,我们必须对中学的国学教育加以重视。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国学热的说法流行已久,从国内的百家讲坛到海外日益壮大的孔子学院,我们可以感受到国学的热度居高不下。但是,这样的国学热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何国学在当今如此之热?如今的国学真的“热”起来了吗?易中天说国学从来没热过,李零说国学是虚热。因为现在的人们虽说崇尚国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蒙;;文化传统与无文化的传统[J];读书;1989年Z1期
2 张岱年;谈传统文化[J];炎黄春秋;1992年03期
3 汪应峰;传统文化与市场道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4 勺公;拿来主义另一解——谈对传统文化首先要保守[J];晋阳学刊;1999年06期
5 唐献伟 ,腾绍启;打造特色文化精品[J];群众;2002年09期
6 高平;盖志平;;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0期
7 史美青;;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8 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4期
9 闫媛;;评“国学快餐化”[J];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龚书铎;;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佳;;传统文化与社区先进文化建设[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陈沛沛;杨枝青;杨杏林;张晶滢;肖芸;苏丽娜;;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缪品枚;;畲族与闽东传统文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4 冯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改革[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田峰;;传统文化与晋江文化的现代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媛媛;张小平;;谈色生“辉”——论中国五色的象征意义[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韦英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陶鲁笳;;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9 金英;;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东阳;高申春;;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威;首届克州“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阿合奇开幕[N];克孜勒苏报;2007年
2 冯其庸;文化振兴需广开“才路”[N];人民日报;2007年
3 新华;利用节假日弘扬传统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见习记者 禹媚邋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曾木华;黄圃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N];中山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何沙洲 实习记者 吴闻莺;传统文化是一笔大财富[N];经理日报;2004年
6 陈四四;行走在挑剔的目光中[N];四川日报;2007年
7 著名学者 文怀沙;尊重传统不等于开倒车[N];人民日报;2008年
8 王玉梅邋程晓龙;媒体要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主讲人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刘梦溪;国学与传统文化[N];九江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郑照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N];南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可;80后与网络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海英;朝鲜民族稻草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东e,
本文编号:1157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1575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