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经典诵读的“立人”视角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23:03

  本文关键词:经典诵读的“立人”视角研究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经典诵读 文化主体性 立人 读经质疑 科学读经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新儒学进入复兴期;1986年《现代新儒家思潮研究》被确定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大陆学者兴起了对港台新儒学学者及其思想的研究高潮,继而近年来掀起“国学热”;被誉为“全球推广读经第一人”的王财贵,于1994年在台湾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2001年,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后①,传统经典的诵读和学习迅速扩展到大陆,从课外延伸到课堂,读经班、读经学堂、经典诵读“工程”及“课程”不断涌现。对此予以肯定和积极响应的有之,对读经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提出质疑的亦有之。笔者对双方观点做以了解后,认为质疑者对读经存有误解:王财贵先生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新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儿童诵读经典乃至全民读经有利于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的中国公民,有利于建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中国主体性文化。继而,笔者从鲁迅先生“立人”思想这一视角出发,提出有望通过经典诵读“立人”、“立国”,培养有主体意识和现代公民意识、“立于”和“利于”世界的未来中国人以促进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和民族复兴的观点。但不论反对还是热捧,大众对经典以及经典诵读的内容、目的、价值、方法等都缺乏客观了解和根本认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探析,以期更合理地进行经典诵读教育教学实践。因此,本文将从王财贵读经教育原理、现代新儒家思想文化主张和鲁迅“立人”思想说起,再通过引据分析“破”解有关读经的质疑来说明读经的合理性及其“立人”(个人成长)和“立国”(民族复兴)的可能性,最后结合现有经典诵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提出笔者对于科学诵读经典的建议。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为绪论,一是说明选题目的和意义,二是陈述研究方法与思路,三是相关概念辨析,四是文献综述、现状分析(经典诵读发展概况)及基于此的研究可能。 第二章为立论,简要阐述王财贵读经教育原理、及“现代新儒家”的思想文化主张,并指出二者的关系及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关注,进而结合鲁迅“立人”思想提出儿童乃至全民读经有望“立人”、“立国”,培养“立于”和“利于”世界的未来中国人,促进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和民族复兴。 第三章为驳论,即盘点诸多质疑读经教学的观点,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神经生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逐一“破”论,以肯定读经教学的合理性和“立人”的可能性。 第四章为进一步论证,即在破解读经质疑后,借鉴现有经典诵读的理论(“累积式学习法”、“素读”、“吟读”)及实践成果,概述读经的价值、必要性及科学读经方法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基本理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4期

2 邵汉明;儒家道德观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与契合[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3 张岱年;建设新道德——儒学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过时[J];教育艺术;1996年06期

4 石耀华;;“儿童读经”运动质疑——从近代语文教育史上几次读经运动说起[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6期

6 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质疑——与南怀瑾先生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陈洪洲;;经典回位:小学语文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J];辽宁教育;2013年13期

8 白v,

本文编号:1325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325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